和尚与哲学家 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
(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 马蒂厄·里卡尔 著
陆元昶 译文。 江苏人民出版社
LE MOINE ET LE PHILOSOPHE
一 从科学研究到精神探求。
1. 弗朗索瓦与马蒂厄—亲属?
2. 马蒂厄—生物学,理学博士。其导师45岁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3. 转向佛教,why,非寻找生存的补充,亦非对西方标准生活的补充。
4. 马,佛教不否定科学研究。 但验证科学研究不能解决生存的基本问题。 科学研究——在一种细微事物上的无穷弥散。
5. 世俗生活,对精神生活的放弃。
6. 60年代,对佛教的理解——鼓吹对世界无所谓的虚无主义哲学。
7. 勒内 盖农——《东方和西方》《现代世界的危机》《吠檀多所说人与其变异》,后一本书,解释了从人类存在者直到绝对事物或者说是自己内部的神性的实现的演变过程。
8. 书籍,带给人满足和心灵的开放,还可以造成内心改造。
9. 西藏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是在修会里,精神实践在那里无可争议地是存在的首要目的。他们自身既是他们传授的事物的图像。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10. 学习德语,希腊语和拉丁语这些比英语困难的语言更为重要。
11. 解扣,脱钩。与西方传统的脱钩。
12. 康玉尔仁波钦师傅“应该避免在一种纯粹理论或书本的研究中迷失方向。精神实践乃是佛教和所有内心改造的中心。”
13. 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一,使自己的精神与师傅的精神和谐一致。
14. 佛教中的认识“对现象世界的本质,对精神本质的澄清。对于绝对真理的超乎概念的直接审视。”
15. “首要的”科学,是对自己和对实在性的认识。
16. 逃避痛苦?? 痛苦是无知的结果,应该驱散的乃是无知。无知—就实质而言,是对“我”和对现象的牢固性的眷恋。减轻他人的现时的痛苦是一种义务,但这是不够的,应该医治痛苦的原因本身。
17. 去喜马拉雅山还是美国
18. 生物学没有我也完全能发展得很好,这个星球上不缺少研究者。真正的问题是在我的存在中建立一个优先性的等级。
19. 尽可能好地使用人生的潜能,不能任生命一日接着一日地风化。
20. 大量的科学认识已经变成“一种对于较小的需要所作的较大贡献。”
21. 精神研究,当它引起一种真正的内心改造时,就是一项极有生命力的研究。形而上学,针对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它不会衰老。历史上,最为经常的是科学理论自然而然的衰老。
22. 生物学和理论物理学确实带来了一些不寻常的关于生命起源和宇宙形成的认识。但是,这些认识能够 让人澄清幸福与痛苦的那些根本的机制么?
23. 无论医学的进步能有多大,只是暂时减轻痛苦。
24. 佛教不反对科学,它将科学看作认识的一个重要的但又是片面的影像。
25. 普通的研究这很少注视科学的整体画面。大多数时候,一些巨大的努力只获得较小的成果。
26. 不能将科学研究的兴趣与对精神研究的兴趣相比较,精神研究每时每刻都带来一种满足,一种喜悦,就像一支箭径直飞向它的目标。
27. 第二个师傅,狄尔戈 赫延采仁波钦。
28. 断然决裂。
29. 对周围习俗思想的反叛—但停留在我自己的文化的范围内。
30. 远东的各种哲学属于全世界的遗产。
31. 在许多年里,直接接触本文,同时与常规的现代经典版本的最终结论保持着距离。
32. 关于政治的思考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政治理论属于哲学,并且是道德的主轴——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其实就如此“幸福与正义的联合已不再是通过个体对智慧的追求,而是通过对社会的整体重建来实现。”
33. 《既非马克思亦非耶稣》
34. 拥有众多的读者并不表示人就被真正理解,也不表明人就能够影响现实。
宗教还是哲学。
1. 一位喇嘛“可怜的佛教!它被宗教人士们排斥,他们说它是一种无神论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它又被哲学家们排斥,他们不把佛教归类为哲学,而是将它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2. 就本质而言,我想说佛教是一种形而上学传统。
3. 如果人们所说的宗教是指对一种教义的赞同,对这种教义,人们出于盲目的虔诚而接受它,根本不必自己亲自去重新发现这种教义的真实性。
4. 宗教一词的词源之一,即“联系之物”。
5. 佛陀为什么被尊敬?他不是作为一位上帝,或者作为一位圣徒那样被尊敬,而是作为最终的哲人。
6. 梵语佛陀(bouddha)一词的意思是“已经实现了的人”,即已经掌握了真理的人。
7. 神奇事迹并不影响教导的主体本身。
8. 在绝大多数宗教中,意识在死亡之后的延续属于默启的教理。
9. 佛教中人们所称的转世与任何实体的迁徙毫不相干,与灵魂转生说,毫不相干。 在连续的再生中通过的不是一个“个人”的本体,而是对意识的流量的调节。虽有一串珍珠,却没有穿过珍珠的线。
10. 佛教分析并拆卸幸福与痛苦的机制。
11. 痛苦是一种深深不满足的状态。当我们所珍爱和保护的“我”受到威胁,或是得不到它所欲求的东西是,痛苦便出现了。
12. 伊壁鸠鲁,斯多葛学说。
13. 在佛教专用语中,人们会说世界或再生的轮回,为痛苦所浸透。这绝不是对世界的悲观看法,只是一种验证。
14. 欲望,眷恋,仇恨,骄傲,嫉妒,缺乏分辨,这些“消极的”和“使人昏昧”的心理因素诉讼。这些消极的情绪生于一个“我”的观念,我们珍爱这个“我”并想要不惜一切地保卫它。
15. 但这个眷恋的客体——我,并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它不过是被理解力贴在相互依存的各种各样成分构成的临时联合体上的一张简单的标签而已。”一旦这些成分相互分离,自我的概念本身也就消失了。
16. 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个“我”没有任何自己的存在,我们为什么还要害怕不能得到我们欲求的东西,害怕接受我们不想要的东西。
17. 蒙田,帕斯卡的类似。
18. 人们将一个实践者的精神比方为一座风所不能撼动的山:它既不受困难的折磨,亦不因成功而狂喜。但这种内心的镇定并不是无动于衷或无所谓。伴随着这镇定的是一种真正的内心狂喜和一种精神开发,这开发带来一种经受得起任何考验的利他主义。
19. 自我在一种不确定之中的融化??——根本不是要在一种无定形的不确定中熄灭,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个“我”没有任何自身的存在,并且它是我们所有的恶的源泉。
20. 假如这个自我真的存在,它在哪里?在肉体中。要看到这个“我”在肉体的任何部分里都不存在,是很容易的。
21. 我是不是出现在我们的精神中。自我不过是被贴在一个表面的延续性上的标签而已。
22. 在精神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从他或她所处的那个点,带着一种本性,一些内心状况,一种知识建筑,一些不同的信仰起航。
23. 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强加一种原则,这是古代哲学的诸多巨大主题之一。
24. 佛教,对于眷恋于“我”有一种解放的作用。对付扰乱人心的情绪的反毒剂。
25. 在自己内心的最深处,要保持一种不可战胜的同情和不可穷尽的耐心。
26. 我们觉得极为牢固的,强大的仇恨的思想,在我们的胸中就像打了个结。其实一切都开始于一个极小的思想,它一点点变大,大到像一片雷雨云。
27. 每一种科学都有其自己的工具,没有望远镜,人们不能看到月亮上的火山口,没有静观实践,人们就不能看到精神的本质。
28. 转世,比方为一盏灯的火,这盏灯点燃第二盏灯,第二盏灯又点燃第三盏灯。。。其火焰即不是同一个火焰,又不是不同的火焰。
29. 祈祷旗幡的表象。人们弄得旋转的某个机械物体——经轮——或是在风中一点点地解散开来的一面旗帜。人们利用自然中的所有因素—对于利他主义的一种激励。当一个西藏人印这些旗帜并将他们放在风中飘动时,他想“从这些祈祷文上经过的风,不论吹向何处,但愿那里的生灵都能从痛苦中和从痛苦的原因中解脱出来。但愿他们能知道幸福和幸福的原因。”
30. 即使不是所有的西藏人都详细地认识教义和象征意义,他们在精神上有积聚一种“功德”的观念。他们心中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功德的积累”来改善和净化他们思想的流,增强这种向认识延伸的积极的流。
31. 酥油灯——“愿认识的光在我心中也在所有人的心中出现,在这一生和在所有的来生中。”
32. 曼陀罗 mantra 保卫心灵者。抵御心灵的不专注和混乱。
33. 转移的不是一个不连续的实体,而是功能的连续。
34. 河流在一个特定时刻的状态是其历史的画像和结果。
35. 佛教,想要取消某种事物,它从出发点就是不存在的??
36. 人们不能“取消”一个不存在的自我,但人们能认识到它的不存在。
37. 人在昏暗中看到一根绳子并将它当成一条蛇时,他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但如果有人点燃了灯火,他立即就看到这根本不是一条蛇。
38. 事实上,什么也没有发生,他没有毁灭蛇,因为它从来都不存在。
39. 这些意识之流是非物质的。
40. 方法论的问题,一个经验,如果能被其他的研究者重新制造出来,就是有价值的。前提是,所有人都掌握同样的研究方法。
41. 普通人,跳高跳不到2.4米,但奥运会冠军可以,why,训练。更重要的是,这些非凡的才能被人们承认,是因为所有人都能亲眼看到。
42. 在科学的领域里,人们总是被引导凭语言来相信许许多多的发现和数学计算。
43. 威廉 詹姆斯 ,“试图使思想停止,但这是不可能的。”西藏的隐修士,用了多年以控制自己的精神后,能够在很长时间里处在一种不受心理联合约束的觉醒状态中。
44. 不是要堵塞思想,仅仅是停留在一种清醒在场的状态,推论的思想在这种状态中自己平静下来。平静:推论思想的轮停止转动,各种思想停止了无休止的相互束缚。
45. 在受控制的,被集中于一个确切客体的,被指导的思想的状态,与无纪律的思想的状态及不受指导的观念联合之间存在着区别。
46. 我们只理解被其客体修饰了的意识。为了平静精神,人们锻炼自己进行所谓的在“一个唯一点”上集中心思,可以外部客体为支持,亦可以内部客体为支持。人们接着就到达了一种透明,明亮和清醒的清醒状态。这种状态之中,主体与客体的二分法不复存在。
47. 死后意识继续存在,信任的问题,验证的问题。??
48. 佛教,有三个标准许可人们将一种断定视为有效的。由直接经验所作的证实,不可否定的推断,以及值得信赖的证据。
49. “非理想信仰” VS “一种信任的因素”
50. 违背寺院规矩的四个重大过失之一即是自称已达到了一个高级的精神水准。
51. 自动说服。许多人自动说服自己相信了极权主义的有效性,而且常常是绝无私利的。如果那些巨大的极权制度只是被一些白痴和坏蛋保卫着,它们就坚持不了五分钟。 一个相信某一事物的人,他的绝对诚实从来就不构成一个确凿的证据。
黑匣子里的幽灵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