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木曜日

三谷ゼミ相關

一、聽講筆記一則(zz)。
讲座《19世纪东亚国际关系的转换——以日本为中心》,是中日历史问题合作研究——日方在19世纪研究中的前半部分成果。讲座主要讲了三个问题。

一、东亚近世论
1、提倡东亚近世论的代表人物是岸本美绪和宫嶋博史教授,东亚近世是指在东亚存在着与西欧不同的很优秀的文明。其中岸本美绪教授是明清史专家,宫嶋博史教授是朝鲜史专家。尽管两者都主张东亚近世论,但两者的观点又不尽相同。
岸本美绪教授认为东亚不是作为孤立的近世,而是全球的一部分,其对银的流通很感兴趣,在16世纪以后墨西哥生产大量的白银,日本也是产银大国,这些白银有两个流向,一部分流向西欧诸国,一部分流向中国,中国输入银主要用于什么方面?比如万里长城的建设等等。银的流通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中国、日本、朝鲜有着共同的经历,岸本美绪称之为“历史节奏”,具体点讲:三个国家经济在此时期都是飞速发展,但政治上却发生了很大的混乱,中国出现明清交际的混战,日本在战国时代,朝鲜则面对日本和清国的进攻。这是不可思议的时代,17世纪中叶以后,三国又慢慢稳定下来,各自社会趋于稳定,各自开始分离开来,历史节奏开始变弱,三者的关系变得薄弱,但又处于稳定的状态。
宫嶋博史教授认为东亚近世上溯到了11世纪的时候,从宋朝产生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作为一个重大的路标。宋最重要的是军事力量集中于首都,地方对军队没有了控制力;全国的统治权是由文官来承载,文官是由科举制度来选拔;支撑科举的学问是朱子学,一直到清朝,只有朱子学是正统学问,这是从政治方面来说。经济体制:在长江中下游以稻米生产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开始形成,到了南宋之后获得非常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广域的货币经济。他用一个词来形容“朱子学化过程”,14世纪成立的朝鲜王朝呈现了朱子学化的表现,其统治者有意识地进行朱子学化,强调在中国朝鲜形成的文明,开始向周围传播,但并没有充分渗透到日本。
2、尽管两者的主张有所差别,但是却有着共同的特征:中央集权化、科举官僚制以及广域市场的形成。地方军事实力开始消减,官吏的试验采用,开始分化脱身,形成科举制,稻米等制造业的发展,形成广域的货币市场经济。
3、近世的多样性VS近代的单一性
西方把ancient和modern作为对立起来的概念,modern作为我们的生活时代,把古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我们生活的时代)之间成为中世,文艺复兴时期认为古代是最为发达的时代,到了18世纪认为古代很好,中世混乱,近代又好了起来,19世纪以后出现了古代很好,中世很混乱黑暗,近代更好,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最繁荣的时代的认识,也就有了历史进步论的思想。
日本的古代是指7世纪以后,简单来说是日本输入中国律令制度后,对社会的再组织;中世是指镰仓之后的时代;近代是指从明治到大正的时代,又称近世,但是明治维新四五十年后,认为江户时代和他们生活的时代是联系在一起的,20世纪后半期将近世与近代区别开来,近世指江户时代,近代指明治维新之后。
Early modern 作为西欧史研究中出来的一个词汇,到底从哪里来?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欧洲史家认为早期近代是指蒙古征服以后形成的,另外也有指文艺复兴之后。但是对于早期近代的结束时期则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即18、19世纪产业革命发生之前。我想early modern用来指日本比较可能。Early modern 相当于近世这个词,过去人们认为江户属于中世的后期,中世和近世之间,这样认为就会有很大断裂性。其实江户时代和近代之间有着很大的连续性,形成了早期的现代性。这样也有可能改变欧洲中心主义,西方认为近代形成的是以西洋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早期现代性现在欧洲形成,然后随着西欧的殖民开始扩张到全球各地,但是实际上跟西欧不同的早期现代在世界上是存在的,现代性只有一个,换句话工业文明都先在欧洲产生,这个我们没有办法不承认。在日本,有些专家认为18世纪的时候中国的经济化比西欧更先进,我不赞成这个观点,其实两者之间的水平是差不多的,可能会得到这个印象,在东亚近世日本是最落后的国家。
二、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
1、中国的世界秩序
在16世纪这个地球有好几个地球,基督教世界、印度世界、伊斯兰世界、中国世界。在每个世界生活中的人,就认为其他世界的人都是野蛮人,自己的世界是世界的中心,就像这个世界存在几个早期的现代性。
世界只有一个中心,随着离中心越来越远,皇帝的德化就越来越弱,形成同心圆,以帝都为中心,离帝都越远,了解得到的就越少。(三谷博教授举了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一书中对于藩属关系的分析,由于技术原因,就不再此画了)在这个同心圆中没有没有对等的关系,全部都是上下、纵横的关系,这种认识和近代的西方主权国家的认识不同,在近代西方认为附属的国家之间是对等存在的,双方以缔结条约来约束两者关系,在同一个层次上大家是对等的,但有不同的层次。在这个同心圆中,清朝皇帝有两张面孔:一张是大汗,满清君主自称是从成吉思汗找到的称号,对新疆、西藏进行统治;另一张面孔是皇帝,以统治汉族为中心的繁荣的土地。
在东亚的世界中,各个国家的世界观是相同的,认为世界是垂直关系,比如中国有五伦,只有朋友关系是水平的关系,日本朝鲜等国则打出“小中华主义”的认识。
周边的国家面向中国和面向其周边的国家使用的语言、形成方式完全不同,这是他们的主观认识。比如日本就认为朝鲜、硫球和他是藩属上下关系,朝鲜把对马岛看作其藩属上下关系,从外面来看他们这些国家之间(除了中国)是对等的,但其主观是怎样想的?虽然朝鲜向日本派遣使节,日本则不向朝鲜派遣使节,认为日本和朝鲜是上下关系;而朝鲜派往日本的使节则打着“巡视”的牌子,双方都把对方看作下个层级的,但实际上是平等的。东亚的国际关系为什么在17到19世纪能够维持和平呢?国家的之间的关系不是很紧密,同时对方彼此轻视,尽管明知对方轻视,却装作不知道,不存在矛盾。对秩序解释的模糊性,在东亚三国之间是存在的,但如果这种轻视放在桌面上的话,就会出现矛盾甚至战争,就如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在朝鲜上的争端所引起的问题。
各个国家之间关系是相当松散的,国家的出入口是被限制的,中国只有广州、日本为长崎、朝鲜是釜山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本国的国民出国进行相当严格的限制,对于外国人到中国,则赐予土地,让其在指定的土地上生活,比如长崎,日本给中国、荷兰商人有专门的居留地,国家间交流的制度是共存的,日本称之为“海禁”。
东亚两国交流之间的语言,书面语言用的是汉文,不是当时的中国语,而是中国的古典词语,形成了大家共享中国的经典。
2、境界上的日本
近世日本即在中国世界之内米,又在中国世界之外,这与日本朝鲜对近代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东亚式近世,日本是劣等生,但日本却实现现代化,尽管日本是岛国,但对国境出国管理很严格,在东亚少见。只有中国人去日本贸易,18世纪日本海禁最严厉,实际上非常的孤立。海禁是一个松弛的词,锁国就是很严厉的了,日本严厉禁止基督教士到日本来,但朝鲜政策相对缓和,有很多的知识分子成为基督教徒,但到19世纪则被杀害很多。
三、近世的朝鲜与日本
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日本的名誉统治者是天皇,实际上是将军,大名和将军之间形成君臣关系,大名和家臣之间也组成君臣关系,大名和武士之间形成官僚制,但是大名和天皇之间没有关系,江户时代所说的“国家”指大名所在地方,大名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天皇和将军形成的国家与大名的国家形成了双层楼格局。但是朝鲜的整体结构则和中国的完全一样,形成了以国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日本地方上已经分散了军事上的权力,但朝鲜没有发生这样的现象。尽管如此,日本每个大名的国家的统治结构与中朝是一样的,进行着稳定的统治,明治维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人们仍旧纳税,说明大名的统治仍旧是稳固的,对日本统治的人不是通过考试选拔的,而是通过世袭来实现的。而对于朝鲜来说,很多历史还仍旧充满了谜。
2、科举与世袭身份
3、两班与豪农商 4、铜钱和金银铜三货
在经济方面,日本与朝鲜差别较大。日本与中国相似,朝鲜的货币只有铜,日本则是金银铜共同使用,朝鲜覆盖的市场狭窄,没有必要和远方进行交易,而日本规定大名必须去将军江户居住,形成了不同城市经济的交往,从政治上大名领地之间非常闭塞,但经济上又成为一个整体。在江户时代经济发展,武士收入没有增加,开始贫困化,豪农商没有权力地位,受到武士的轻视,但是却很是富有,角色的分担是分开的,社会大家都很满意,由于社会地位非一贯性带来了社会的稳定。社会稳定有三个指标:权力、财富、声誉,三者不相一致,各自都满意自身的状况。
5、朱子学与宗教的、学问的多元性
在朝鲜朱子学是最重要的学术,但并没有产生其他学派,儒学的渗透对其他宗教进行了压制,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受到了压抑。
与此同时,日本民间信仰保持了下来,佛教作为基本的宗教信仰保持了下来,强迫所有居民成为佛教徒,同时信仰神社,神社与佛教是经常存在的。日本历史的一体性,从日本民间产生出日本民族主义思想,思想是在民间江户时代产生的,国学和儒学一体化,就产生了水户学,著名的“尊王攘夷”就是水户派产生的。兰学是指荷兰,用荷兰语收集西方学的知识,自然科学得到了很好的研究,18世纪左右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朝鲜在18世纪中期向朱子学一边倒,日本则是多元化,朝贡使在北京把西方的知识带到了朝鲜,朝鲜知识分子的关注点与其说是实用的技术,不如说是基督教,1801年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徒被排斥,但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对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关系,只注意到西方的实用领域。
但是两个国家还有很多共同性:汉字的教育与文官行政的官僚制;政府与庶民的贫困化,同时伴随着庶民上层的富裕化;民乱的多发性,在19世纪,民乱不是针对政府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反乱主要是在政府增税的时候或者针对庶民上层,也就是所谓的阶级斗争。
和东亚的近世性不同,日本有自己的近世,若用东亚近世标尺来看,日本是很落后的,但日本能迅速完成近代化,还是有另外的前提。
A、用程序提供决定的正当性,这与中国讲的人治与法治有关系。
B、政治神学产生了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是从国学发端的,国学中有“中国”这个词,不是指china,而是指日本,是指万世统治的天皇的子孙居住的地区,把古代的神话人工性的再组织,这决不是日本出现的孤立现象,如意大利的法西斯利用罗马的故事,德意志的纳粹党则用北欧的传说等等,对神话进行政治性利用,在近代以前则是不存在的。
C、兰学在近世已经开始部分接受西方的近代。欧洲学者提出的边境革命论,革命是在边境发生的,从东亚近世向近代的转化,是位于东亚边缘的日本首先转化的。

二、今天課程内容
書目
 1. 明六雑誌の政治思想―阪谷素と「道理」の挑戦 長く「明治啓蒙」の中心に位置付けられてきた『明六雑誌』。本書は、福澤諭吉や西周、津田真道といった洋学者ではなく、阪谷素という儒者に焦点を合わせることで、従来の『明六雑誌』像に再考を促す。政治をめぐる熟議の場として『明六雑誌』を捉え、明治政治思想史を書き換える試み。

 2.歴史という皮膚  第二次世界大戦前夜、ユダヤ・フリーメイソンリー陰謀説が渦巻くなか、世界平和を支える集団としてフリーメイソンリーを擁護した吉野作造。カントの世界平和構想を賞賛しつつ、自身の平和論の基礎には民族と天皇をおいた南原繁。私利追求の風潮が社会を覆うなか、人々が公益へと向かう道筋を構想した幕末・明治期の儒学者、横井小楠と元田永孚。ほかに福澤諭吉、中村哲ら、激動期にそれぞれの社会状況と格闘した思想家たちの姿を生き生きと描く。その思想の変遷を通して、日本におけるナショナリズムと皇室観の様相が浮かび上がる。

 3.明治立憲制と内閣 村瀬 信一 明治政府は、立憲政治の開始後、内閣制度の改革を迫られる。歴代内閣の政権運用を問い、内閣崩壊に際して次第に総辞職が定着していく様を追跡。桂園体制という政権交代方式を実現した明治立憲制の道程を検証する。

 4.日清戦争─「国民」の誕生  佐谷 眞木人 日清戦争は近代日本が遂行した最初の本格的対外戦争であり、その後の「くにのかたち」と中韓との「歴史の断層」を決定づけた。 メディアの作り出す栄光と悲惨のなかに生きた父祖の姿。

三、论文 歴史学研究 第878号

1. タイトル:公共圏―概念の用法―
2. 非西洋世界でいかに公共圏あるいは自由な政治秩序を実現し、健全なものに育てるか、またその破綻がいかにして生じ、それをいかに回避しうるのかという問題を比較検討することになった。
3. 非西洋世界に自由な政治秩序を実現しようとする場合、西洋からの直輸入でなく、それぞれの社会の初期条件を十分考慮した上で、有利な条件の活用と陥穽の回避とを心懸ける必要を教えている。
4. 「市民的公共圏」とか「ファシスト的公共圏」といった概念分類
5. 私がここで強調したかったのは、人類の近代史に共通の現象、共通の要素があり、社会ごと、時代ごとの相違は個々の普遍現象の組み合わさり方の違いや変化として把握すべきだということであると答えた。
6. Prasenjit Duara 各公共圏の形成にはそれぞれの社会に内在する「超越性」の観念が深い関わりを持つという指摘であった。彼は日本の場合は「国家」それ自体が超越性を担ったと述べた。明治日本人の国家に公共性を埋め込もうという情熱は極めて強烈なものであり、現在の富裕化した発展途上国でのシニシズムとは鋭い対照を見せている。
7. 政治的自由について中国は大きな困難を抱えている。その条件を押して、その可能性を考えられるようにするには、西洋がしばしば浴びせかける「人権」批判は必ずしも有効ではない。
8. 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http://www.ichs2010.org/programme.asp?nw=3
基本問題:
A 今日、確立された自由民主体制でもしばしば機能不全を起こすことがある。
B 世界人口の少なからぬ部分は政治的自由抜きに経済繁栄を享受しつつある。
C グローバルな相互依存性が進む今日、そのような社会を今のまま放置することが、適切だろうか。可能だろうか。
D 911事件は、有る社会の不安定や構造化された不満が世界の他社会への攻撃に結びつく可能性を教えた。
9. Why Democracy? By Steps International 2007  為什麼要民主?
http://zh.wikipedia.org/zh/%E7%82%BA%E4%BB%80%E9%BA%BC%E8%A6%81%E6%B0%91%E4%B8%BB%EF%BC%9F
 沒有秩序的選舉,是民主的表現嗎?
 在政黨政治中,『單以政黨或某種象徵為選擇標的』的選舉,是民主的表現嗎?
 只強調自己的自由,不尊重他人,是民主的表現嗎?
 長期執政之下「假民主,真威權」的事實。
 如果人權是民主價值的核心,那麼『忽視人權的民主』是民主嗎?
 民主是普世價值嗎?民主只有一種型態嗎?人民有權利決定他們自己『要不要民主』、『要哪一種民主』嗎?


补充资料

1980年﹐日本政府《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满怀豪情地昭告世人﹕“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把追赶欧美发达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已经达到﹐追赶型现代化时代业已结束。”
冯梦龙在《笑府•蝙蝠骑墙》中写道:“凤凰寿,百鸟朝贺,唯蝙蝠不至。”此时蝙蝠称自己不是鸟类而是兽类。后来麒麟过生日,百兽朝贺,蝙蝠又未至。这次它称自己有翅膀能飞,是鸟非兽。这则笑话,讽刺蝙蝠是一个投机的骑墙派。《伊索寓言》中也有“蝙蝠、鸟和野兽”的故事:鸟类与兽类宣战,蝙蝠没有参战。鸟类要求蝙蝠加入,蝙蝠称自己是野兽。后来,一些野兽劝说蝙蝠加入野兽行列,但蝙蝠回答说自己是鸟。当鸟和野兽宣告停战和平时,交战双方明白了蝙蝠的欺骗行为。蝙蝠来到鸟类当中,遭受敌视,蝙蝠去野兽那里,也被驱赶,遂使蝙蝠陷入“非鸟非兽”的窘境。日本在构建“亚洲身份”过程中所体现的摆荡于西方和东方之间的民族性格与蝙蝠相似,权且命名为“蝙蝠性格”。

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深刻地指出:“日本是一个很不一致的国家,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不真正属于亚洲,在亚洲我们也很孤立,在文化、艺术、政治、社会上都是如此。有时我们认为,我们脱离了亚洲,成了欧洲文化圈的一员。当然,实际上不是这样,我们既不真正属于欧洲,也不真正属于亚洲。我们是非常孤立的。”


日本自由思想家富永仲基(1715—1746年),曾倡导“诚之道”或“道之道”,认为“诚之道”就是“今天日本应该实行的道”,为使“诚之道”得以实现,在时间方面它应该限于“今天”,空间方面它应该限于“日本”。“把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导向极端时,它对有限的人伦组织的极端强调的结果是民族中心主义乃至国家至上主义,它对时间的特殊性的极端强调的结果是机会主义,即导致与特定的状况相妥协。这很容易转变为忽视各地人类均须遵守的普遍法则的倾向。”(注: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4—265页。)福泽谕吉也认为:“讨论事物的得失利弊,必须考虑它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换言之,只要适应时间和空间,任何事物也就不完全存在得失的问题了。”(注: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04页。) “有用的”就是合理的,而不论事物是否为真、善、美。由此可见,福泽已把实用主义作为他思考和讨论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2011年4月9日土曜日

论道德的谱系 尼采 周红译 三联书店 1992年5月

1,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2, 出版1887年,精神分裂1889


3, “我最后那本书,披露的一个事实:当弦绷到极限的时候,任何一种情绪都可能使一个人采取暴力。”


4, 自传《看哪!这个人》就《论道德的谱系》作了如下的概述。“这部谱系的三章在惊世的表达、立意和艺术方面都可以说是所有文字中最是耸人听闻的……。在每一章的结尾……都可以透过浓重的烟雾看到一个崭新的事实。


第一章阐述的事实是基督教心理:即基督教产生于怨恨精神,而不是像人们通常相信的那样产生于“圣灵”。就起本质来说,基督教是一场反向运动,是一场反对高贵价值统治的伟大起义。”


第二章说明的事实是良心心理。即良心并不是像人们所相信的那样是‘人心中的上帝之音’,而是残酷的本能。这种本能由于不能向外释放就转向反对自身。残酷,这一最古老,最难以想象的底层文化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揭示。


第三章所回答的问题是:禁欲主义理性、僧侣理想既然是有害理想之最,既然是一种终极意志,一种颓废理想,那么它的巨大威力来自何方?是由于禁欲主义理想乃迄今唯一的理想,它没有对手。‘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5, 尼采与实证主义相悖,不谋求用现成的理性来解释和规范人的行为准则,而是直捣人性的底层,揭示道德观念产生的自然,社会,生理乃至病理条件。


6, 尼采,善与恶,好与坏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判断其实与功利、实惠、善行并无干系,它们是人出自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理条件对自身的行为所做的肯定性判断。贵族的“好”是一种原生的自我肯定,而“坏”是派生的,是贵族对非我的否定,是次要的。做这种价值判断的前提是体魄的健壮和行动的自由。奴隶道德则以对非我的否定为原生的和主要的判断,谓之“恶”,然后借助上帝的力量衍生出“善”的自我肯定。


7, 在理性之外,另辟蹊径。用生理学和病理学解释理性尚未解释的那部分人性。


8, “不能因猛兽捕食羊羔而责怪猛兽。”


9, 尼采指出,基督教的“奴隶道德”早已统治世界多年,现在到了超越道德,肯定道德背后的“强力意志”的时候了。



前言


1, 我们的珍宝在知识的蜂巢里,我们总在途中奔忙,像天生有翅膀的生灵,像精神蜂蜜的采集者,我们的心所关切的事只有一桩,那就是把某种东西“搬回家”。


2, 我们的永恒定理是“每个人都最不了解自己”


3, 这些思想彼此更严密地补充,交织,渗透,这就使我们更为乐观地相信,我们的那些思想恐怕从一开始产生时就不是孤立的,不是随个意的,不是偶发的,而是产生于一个共同的根源,产生于一种深沉的,渴望知识的基本意志,这种意志表达得越来越准确,而且它还要求更加准确的东西。


4, 就像果子必然生长在果树上,我们的思想,价值,是非,假如与抑或都是从我们身上派生出来的,都是同源的,都是彼此互相关联的。


5, 问题,究竟什么是我们关于善和恶的观念的起源?


6, 另外一个问题,即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了善与恶的价值判断?


7, 更可能的假设代替不可能的假设,有时乃至用一种错误代替另一种错误。


8, 在差不多势均力敌的双方之间进行一种平衡的论述。


9, 我必须几乎是单独地和我的伟大的老师叔本华论战,我那本书的全部热情和挖苦都是为他而发的,就像他是那本书的读者一样。


10, 叔本华,把同情的本能的价值,自我否定和自我牺牲的本能的价值当成了“价值本身”----否定他自己和生活----人类的危险,人类将被引向何方?将被引向虚无?


11, 被道德传染了,弄病了。欧洲人的佛教,走向虚无主义。


12, 柏拉图,斯宾诺莎,拉罗彻福考和康德,他们的思想相差很远,但他们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都给同情以很低的评价。


13, 我们要批评道德的价值,首先必须对道德价值本身的价值提出疑问。还需要认识这些道德价值产生,发展和推延的条件和环境,认识作为结果,作为症候,作为面具,作为伪善,作为疾病,作为误解而存在的道德,同认识作为原因,作为医药,作为兴奋剂,作为抑制物,作为毒药而存在的道德。


14, 价值高的意义在于对整个人类,包括人类的未来有所促进,有所裨益,使之繁荣。倘若在“善”中有退化的征兆,蕴含着危险,诱惑,毒药,麻醉物,由此,现实的存在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15, 倘若道德使人类永远无法到达本来是可能达到的强盛和壮丽的顶点,那正是道德的罪过。



第一章 “善与恶”“好与坏”



1, 英国心理学家想要做什么?把我们内心世界中的龌龊部分暴露出来,从中寻找积极的,先进的,于人类发展有决定作用的因素。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这些心理学家总是朝着这一个方向努力?是否是一种隐秘的,恶毒的,低级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贬低人类的本能?是否是一种悲观主义的猜忌,一种对失意的,干瘪的,逐渐变得刻薄而幼稚的理想主义的怀疑。


2, 历史上的全体好人自己弃他们于艰难境地。


3, 道德史学家,撰写的道德谱系从一开始着手调查“好”的观念和判断的起源时就立刻暴露了其拙劣。“最初,不自私的行为受到这些行为的对象们,也就是这些行为的得益者们的赞许,并且被称之为好,后来这种赞许的起源被遗忘了,不自私的行为由于总是习惯地被当做好的来称赞,因此也就干脆被当做好的来感受——似乎它们自身就是什么好的一样。”-----错误!“好”的判断不是来源于那些得益于“善行”的人!其实它起源于那些“好人”自己,也就是说那些高贵的,有力的,上层的,高尚的人们判定他们的行为是上等的,用以对立于所有底下的,卑贱的,平庸的和粗俗的。从这种保持距离的狂热中,他们才取得了创造价值,并且给价值命名的权利。

魔鬼出没的世界


1. 卡尔 萨根。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


2. 对科学的反证正是科学事业的核心。伪科学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以防任何能够提供反证的实验。


3. 科学传播的最终目的,将科学精神注入民族文化。


4. 公众对科学和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由过去的盲从,期望,崇高,乃至迷信转为冷静的思考和怀疑。


5. 重视科学的社会价值。一个远离科学,没有科学素养的公众群体是无法承担民主政体对他们的要求的。Why?民主政体,公共舆论影响决策。


6. 写出从11000的整数。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第一章


1. 爱因斯坦:我们对客观现实所进行的所有科学研究都很原始和幼稚,但是,这正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2. 骗人的说法专骗轻信者。用怀疑的精神看待事物却要难得多。怀疑主义不容易被人们接受。


3. 精神生活完全依赖于大众文化。由于单纯无知,被社会体系误导和迷惑。


4. 如果大家能明白一种学说在被接受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那么伪科学便无立足之地了。


5. 爱德华 吉本描述东罗马帝国:在十个世纪的革命中,没有出现一项有助于提高人类的尊严和幸福的发明。在古代的思想体系中没有增添过一个新思想,一代接一代的折磨人的训练使人们轮流成为卑躬屈膝的下一代的只懂教义的老师。


6. 科学的医疗方法比其它方法的有效率要高出成百上千倍。


7. 科学给人类最宝贵的礼物没有任何东西能和生命的礼物相媲美。


8. 大约有一半的科学家至少是部分时间在为军事服务。


9. 要抛弃科学,医学和农业的进步所挽救的人命比死于历史上各种战争中的人的总和要多得多。


10. 托马斯 格雷:你对真是是否很关心?真是很重要吗?在无知是福的地方 人就成了智者。


11. 只要你感到是对的,无论一件事情是真是假,你都不在乎,就像你有了钱就不在乎钱是如何得到的一样。从道德的角度说,你的道德并不太高尚。


12. 《论道德的谱系》,尼采像他的前人和后人一样,认为科学革命带来的是“人类自我轻视的不断发展”。尼采哀叹“人类的尊严,人类的独立的特性,人在存在的规律中的不可替代性的丧失”。


13. 我们天真的自信受到一点挫折,是否就意味着全部失败?


14. 伪科学,结论以不充分的证据为基础,对导致其他可能性的线索不屑一顾。用愿望代替现实的思想。


15. 宗教通常是国家政权保护下攀升伪科学的温室。


16. 苏联。批判的思维只允许科学家在知识处于封闭分割的状态下有这种思维方式被认为是危险的。


17. 富翁和权贵都求助于巫术。


18. 伪科学的说教并不是为傻瓜笨蛋们编造的,它正在产生其他效应。


19. 伪科学,其假说通常经过精心设计,使假说在能进行反证的实验面前无懈可击,甚至原则上也不能被认为是不成立的。伪科学的实践者总是处于防备和警惕的状态,他们反对任何怀疑者的检验。


20. 托马斯 吉洛维奇 人们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证据,容易受别人的观点的影响。我们精于某些事物,但不可能通晓所有的事情。


21. 智慧产生于我们对自身局限性的了解。


22. 与伪科学或永无错误的启示相比,科学在人类的不完美性和易犯错误的本性的认识上要深刻的多。


23. 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体系,它还是一种思维方式。


24. 服务和信息经济的时代,几乎所有的主要制造工业都移往他国,令人感到敬畏的技术实力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没有任何代表公众利益的人能够理解主要议题,人们已经丧失了向掌权人呈交他们自己的议程表或向他们提出内行问题的能力。


25. 传媒,具有巨大影响力,越来越愚蠢。


26. 我们害怕那些不可预见的危险,我们乐意接受任何保证减少恐惧和消除恐惧的东西。


27. 无知导致国家的灭亡。


28. 我们的思维习惯会控制我们的一切


29. 科学不是十全十美获得知识的工具,仅仅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工具。


30. 科学催促我们要时刻保持开放,接受新思想。


31. 科学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科学的核心具有内在的改正错误的机制。


32. 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富有想象力,又要以科学素养为基础。


33. 人类渴望绝对的确定性。


34. 科学的最重要戒律,不可信的观点产生于权威。


35. 科学傲慢自大,我们赞赏用雄辩的观点反驳已有学说的行为。


36. 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真理,却永远不能完全获得真理。


37. 世界上有大量的茄子,假如我们能够见到数量足够的茄子,我们迟早会发现有像人的面孔的茄子。


38. 任何有理智的生物都不愿意在此居住。VS 居住在那上面的生物没有什么理智。


39. 为什么外星人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上如此先进---他们能够跨越广阔的星际距离,能够想幽灵一样穿过墙壁。


40. 约翰洛克“热爱真理的一个正确标志是:不能超越证据所能保证的可信度考虑问题,因为证据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41. “文化中的许多东西可以造就一种令人惊叹的美妙事物,这就是幻觉。”“宗教仪式的全部意义和目的似乎在于……有一群人希望将现实幻想化”


42. 托马斯 霍布斯《利维坦》 对不存在的事物的恐惧是每个人自身本能地产生的东西,这种东西叫做宗教。


43. 许多文化告诫我们,上帝在俯视着我们并指导着我们命运的发展方向。其他更为恶毒的实体为邪恶的存在负责。


44. 苏格拉底说他的哲学灵感是具有人性的慈善的鬼启迪的结果。


45. 阿巴彼门:魔鬼怎样同我们争斗? 魔鬼同你争斗?我们自己的意志变成魔鬼,正是这些魔鬼攻击我们。


46. 科学也许已经从我们的信仰中赶走了魔鬼与女巫,但是这个空白又很快被具有同样魔力的外星人所填补。


47. 塞缪尔 勃特勒《特性》“轻信的头脑……在相信稀奇古怪的事情中获得最大的愉悦,越稀奇古怪越乐于相信,他们对那些确切明了的东西不屑一顾,因为所有人都相信它们。”


48. 阿瑟 柯南道尔《波西米亚的丑闻》1891 “在没有掌握资料之前就建立理论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这时人会不知不觉地扭曲事实以适合理论,而不是让理论符合事实。”


49. 真实的记忆看起来像幻影,而错误的记忆却如此令人信服,以致能够取代事实。


50. 弗洛伊德提出了压抑的概念,它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种反应机制,为了逃避强烈的心理痛苦而忘掉一些事件。


51. 歇斯底里包括幻觉和麻痹的症状。


52. 在大部分的宗教理念中,占统治地位的是信仰,而非逻辑推理。所以,一些本来具有怀疑精神的执法官员,在没有对其认真评价或质疑来源的情况下,就接受了那些大会上宣讲的信息。对某些人来说,所有不同于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体系的东西,都是撒旦崇拜。


53. 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1620 “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不是那么公正且富有理性的,而是要受到强烈的主观愿望和个人感情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科学可以被称作‘某人所期望的科学’。一个人更愿意相信他所倾向的东西,而不是真理。因此,他因为缺乏研究的耐心而排斥困难的东西;因为目光短浅而排斥神圣的东西,因为迷信而排斥大自然中深奥的东西;因为傲慢和自大而排斥经验的启示;因为顺从平民的意愿而排斥未被普遍认可的东西。简而言之,个人感情会通过种种途径,而且有时是令人难以觉察地,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


54. 在教条主义的宗教中,“人们不敢坦诚相告,哪怕是面对着自己的心灵”,休谟写到“对这个问题,他们怀有疑问。他们把毫无保留的宗教信仰当做优点;他们实际上是不虔诚的,但他们通过最郑重的声明和最病态的偏执来自欺欺人。”


55. 托马斯 潘恩 《理性的时代》“对宗教的不虔诚,既不属于信仰的范畴,也不属于不信仰的范畴;它是一个人宣称信仰他并不信的东西。精神上的不诚实在社会道德中引起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当一个人堕落到如此地步,以致出卖他的精神节操,以致公然宣称相信他并不信的东西,他就可能会去干其它任何坏事。”


56. 赫胥黎:“道德的基础是。。。。。。不去假装相信没有证据的东西,不去重复有关那些超出知识可能性之外的事物的无法令人理解的观点。”


57. 对产品作出的各项保证,尤其是由真正的或据称是专家的那些人作出的保证,包含着多如牛毛的欺诈。


58. 怀疑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建立并且理解一个有说服力的论点的方法。


59. 科学上没有什么权威,最多不过是有一些专家而已。


60. 构造出不止一种假说,如果想要解释某个东西,要尽可能地考虑各种不同的解释,然后找出一批验证方法,可以用来系统地证伪每一种可能的其他解释。


61. 尽量避免过分执着于一种假设,仅仅因为那个假设是你提出来的。那只是我们在寻求真知过程中的一站。问问你自己,为什么喜欢那个想法,公正客观地将之与其他的可能性进行一下比较,看看你是否能找到理由来批驳它。你不这么做,别人也会这样。


62. 定量。如果你要解释的东西,不管它是什么,只要含有某些量度,一些数字值,都会非常有利于将你的假说与其他与之竞争的假说区别开来。模糊的,定性的东西往往招致多种解释。当然,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定性的观点中可以寻找一些真理。然而找到它们是一种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63. 奥姆的剃刀,这个方便的经验法则告诫我们,当我们面对两个可以将资料解释得同样好的假说时,选择简单的那一个。


64. 不可验证,不可证伪的命题是没有多大价值的。


65. 几种谬误


A 攻击人而不是观点。如,牧师史密斯博士是一个有名的圣经原教旨主义者,因此,他对进化论的反对是不值一提的。


B 权威的论点。尼克松应该连任,因为他有一个终止东南亚战争的秘密计划---但因为那是机密,所以选民无法去评估它的价值。这等于是说,应该信任他,因为他是总统。


C 因果倒置推理。如,上帝一定是在对人们施以惩罚和奖赏,因为假如没有这一切,社会将会毫无法纪,充满危险。


D 求助于无知。声称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必定就是正确的。


E 用特别辩护来挽救。仁慈的上帝why又那么残忍?自由意志,上帝的行为神秘不可知。


F 回避问题,或者想当然地回答问题。


G 观察的选择性 一个州会大肆吹嘘出了多少总统,却闭口不提成群的杀人犯。他们说5个人里有一个是中国人,这怎么可能,我认识成百上千的人,可其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


H 自相矛盾。把前苏联人口平均寿命的下降归因为多年之前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却从未将美国的高婴儿死亡率归因为资本主义的失败。


I 它发生在后,因而它是由前者引起的。“在妇女获得选举权之前,世界上本没有核武器。”


J 排除中间状态,或者是错误的两分法。


K 将短期和长期对立。


L 混淆相关性和因果性。


M 树立靶子。丑化一个观点,使之易受攻击。


N 隐瞒证据,模棱两可的话。




66. 鉴赏谎言的技术,怀疑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方法还远未普及。


67. 在卢德出现的神奇的超自然治愈现象仅仅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当你去过卢德后,如果你的病得到治愈,就像你中了彩票或因正常飞行的飞机失事而死亡一样,几率太小了。


68. 为什么世间有那么多上帝可以轻易阻止,可以避免的痛苦呢?为什么人们必须向上帝祈祷才行?


69. 从本质上说,信仰治疗能够提供帮助的是精神调节或安慰性的疾病。


70. 马克吐温《基督教科学》,人的想象力量是一种可以治疗自己,同时也伤害自己的与生俱来力量。


71. 《如何思考奇异事物:对新时代的批判思考》(加利福尼亚,1995 世上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所谓真理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世上也没有什么客观现实。所谓客观现实也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如果某种体验你觉得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是真实的。如果一种思想你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它就是正确的。我们无法获得任何关于世界真实本质的认识。


72. 爱比克泰德《论文》我们不必相信许多人所说:唯有自由人才应得到教育。我们更应该相信哲学家所言:唯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是自由的。


73. 如果我们能把收视率最高的商业和大众电视节目制作中较好的模式简单地概括为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是:金钱第一。


74. 80年度早期以来,电视几乎完全受利润驱使。


75. 我们应该为满足人们对知识的好奇心进行投资。


76. 哪里有怀疑,哪里就有自由---拉丁谚语。


77. 《人权法案》墨迹未干之时,政治家们就找到了推翻它的途径---利用恐惧和爱国热情,那通过一套法案《客籍法和镇压叛乱法》


78. 美最高法院法官罗伯特 杰克逊“防止民众犯错误不是政府的功能,而阻止政府犯错误才是民众的作用。”


79. 美国历史学家克林顿 罗西特“科学及其哲学推论可能是决定18世纪美国命运最重要的知识力量。”


80. 历史告诉杰斐逊,如果给予富人和权贵一半的机会,那他们就会去偷,就会去压迫别人。


81. 当我们的个人观点面临着被压制的危险时,大多数的人是赞成言论自由的。然而,当我们不喜欢的观点在各处遭到查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不高兴的感觉。


82. 如果存在一种主要的和有代表性的美国意识形态,那么就不存在强制性的和被禁止的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