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火曜日

zz民主社会主义与民国政治 拉斯基在中国的影响




孙宏云
2012-11-2 11:14:16  来源:《政治思想史》2012年1期
  内容提要:拉斯基与民国政、学界密切的学缘关系,使得民主社会主义在民国政治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为张君劢、罗隆基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国共两党之间谋求实现“第三条道路”的政治努力,也体现在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体制内的一批学者型官员致力于探讨“新经济”政策,希望依靠政府权力进行政治经济改革,走出一条兼顾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新路”。

  关 键 词:拉斯基 民主社会主义 民国政治

  作者简介:孙宏云,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多年前,有关当代中国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的讨论就引起关注。许纪霖指出,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有两种可供借鉴的资源,其一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修正的自由主义思潮和运动,它主要包括来自美国杜威(John Dewey)的民主—自由主义和英国拉斯基(Harold Laski)的费边主义(Fabianism),又称费边社会主义(Fabian Socialism),后者并且成为主流。②张汝伦则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思潮区分为两条基本脉络:一条是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自由主义”;另一条是从梁启超开始,经研究系到第三方面的“本土自由主义”,以张君劢为代表。在张汝伦看来,“第三方面提出的‘中间路线’,未尝不可以说是今天在西方讨论的‘第三条道路’的先声”,二者的“根本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政治民主加经济民主,统称社会民主”;“他们追求的目标——一个既有政治民主,又有经济民主的中国,不仍然应该是全体中国人今天奋斗的目标?当年那些自由主义者的事业,不应该仍是今天人们的事业?”③

  实际上,这些讨论是在中国改革进程中,公平与效率如何协调的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在思想史界的反映。有关中国现代自由主义史的讨论本身就是当代中国政治进程的一部分,思想的兴奋点通常随着政治焦点的变化而转移,结果导致理性的思索和学术的积淀相当薄弱,讨论话题的循环往复而不易深入。鉴于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加强思想史讨论的学术深度,关注其历史的维度,故本文将重点考察民主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发生影响的相关语境(context),以减少“时代误置”(anachronism)的弊病。

  一、“社会主义的灯塔”和“自由主义的明灯”
  美国加州大学政治学教授斯丹利说,在1930年代,拉斯基既是社会主义的灯塔,又是自由主义的一盏明灯。④拉斯基的朋友马丁(Kingsley Martin)说:“30年代可以称之为‘拉斯基时代’。他不仅在英国,而且在全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他的学生在许多国家担任部长、大臣;他同尼赫鲁和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一类人物关系密切。”又说:“我记得战前不久有一次听中国驻伦敦大使说,当社会主义似乎仍然通过同西方修好而不是与之为敌来获取胜利时,如果哈罗德访问中国,他定会受到他许多门生的殷勤款待,其人数之众多足以举行一次盛大的公众集会。”⑤

  拉斯基究竟有多少中国门生,恐怕难以统计,因为有的人可能仅仅是听过他的课就声称是其学生,而真正以拉斯基作为自己学位论文导师的可能并不多。笔者曾对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做过初步探讨。1910年代在美国听拉斯基讲课的有雷沛鸿、林毕、张奚若、金岳霖、徐志摩、蒋廷黻等。1920年代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受拉斯基指导的中国学生有钱昌照、陈源、徐志摩、杭立武、王造时等。1930年代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的有程沧波、储安平、王赣愚、龚祥瑞、吴恩裕、楼邦彦、邹文海、王铁崖、樊德芬、费孝通、萧干等,其中程沧波、王赣愚、龚祥瑞、邹文海和吴恩裕直接师从拉斯基。⑥

  当时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是费边社(Fabian Society)的大本营,授课教师韦伯夫妇(Sidney and Beatrice Webb)、华莱士(Graham Wallas)、霍布豪斯(Leonard T.Hobhouse)、贝弗里奇(William Beveridge)等都是费边社的名人,可谓名家荟萃。何以唯独拉斯基的名声最大,吸引了众多中国学人关注他的学说甚或投其门下呢?从当时的介绍或后来回忆拉斯基的文字中可以看到,拉氏的渊博知识与超人的演讲能力,给不少中国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学生都是慕名而来选他的课。例如,在蒋廷黻的记忆中,拉斯基雄辩滔滔的口才令人慑服,且具有惊人的记忆力,授课时旁征博引。⑦1937年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许烺光也回忆说:“拉斯基教授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明星教授,也可以说是教授中的教授,讲课一气呵成,从无废话,如果记录下来,不需要改动任何一字,即是一篇可以立即发表的好文章,确实不同凡响。”⑧

  拉斯基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的,⑨而他在中国的声名与影响,自然也得益于其门人的介绍与宣传。张君劢之心仪拉斯基即缘于徐志摩、金岳霖和张奚若的介绍。1930年11月16日,刚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不久的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生缪培基,在写给北大政治学会的一封信中介绍拉斯基为该校最负盛名的教授,是“英国特出之政治学者”,“英伦唯一之演说家”,生活“力求平民化”,“对于英国政治,氏亦具卓见”。⑩1946年吴恩裕在重庆《客观》杂志第10期至11期上发表长文《拉斯基教授从学记》,介绍拉斯基的生平、思想、治学与讲课方法,以及拉斯基指导他写作博士论文《马克思的社会及政治思想》的情况。拉斯基不仅在学问上悉心指导吴恩裕,而且帮助吴度过经济难关,使吴得以完成学业。

  但是,拉斯基的影响力更主要来自他的学术成就与思想魅力。拉斯基的思想演变虽然大致经历了政治多元主义、费边社会主义、准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四个阶段,但在其内心深处一直是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声音的斗争,其最终的政治理想是趋同与合作,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以合作的方式,使人类社会趋同于社会主义。(11)撇开不同时期具体的语境,拉斯基的思想总体上可归之于社会民主主义或民主社会主义;(12)但就其历史属性而言,为了避免与德国社会民主党或其他国家社会党的社会民主主义混为一谈,不妨仍将其归入费边主义。拉斯基的大部分著作发表时都立即引起轰动,并很快被译成各种文字。他的主要著作都被译成中文,有的更是一版再版。报刊上还经常有人发表关于拉斯基的文字,或译述他的论文,或评介他的著作与思想,或报导其政治活动。(13)

  民国知识界和政界人士对拉斯基思想学说的态度不一,有的立足于学术立场,评价其得失;有的着眼于经世致用,衡量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总体而言,1930年代以前,包括萧公权、张奚若、杭立武、张君劢等人比较重视从学术上探讨拉斯基的理论观点。之后,拉斯基在中国主要表现为一种思想导师的形象,人们更多的是想从他的费边社会主义中寻求变革与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

  二、“第三条道路”
  拉斯基的社会改良主义学说,对1930、1940年代在国共两党之间谋求中间路线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灵魂”。(14)其中涉及的代表人物与组织包括张君劢、罗隆基、王造时,以及平社、中国民主社会党和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

  张君劢与罗隆基是受拉斯基思想影响较大、在国内传播民主社会主义与推动“第三条道路”最突出的两位人物。有人认为罗隆基离开美国后,没有直接回国,而是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研究,其导师就是拉斯基。(15)但是,根据《清华同学录》以及罗隆基的博士论文,可知罗隆基先后获得威斯康辛大学政治学学士(1924年)、硕士学位(1925年),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他的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都是关于英国议会选举的研究。在博士论文的前言中,他提到拉斯基曾帮他疏通关系,使他能够与英国各党派组织建立联系,以便进行他的私人调查。(16)因此,拉斯基不是罗隆基严格意义上的导师,罗隆基大概是在准备博士论文期间曾赴英国进行调查研究而得到了拉斯基的帮助与指导,说罗隆基是拉斯基的“门徒”(17)应该主要是指拉斯基对罗隆基的思想影响。

  罗隆基回国后不久,便与胡适、徐志摩、陈源、王造时等一班英美归国留学生,在新月社活动期间组织了一个以谈论政治和社会问题为主的朋友定期聚会——平社,并通过《新月》杂志和新月书店,发表与出版了有关译介拉斯基思想学说的文章与著作。在罗隆基担任《新月》杂志主编后,《新月》开始注重谈政治。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是由罗隆基和王造时写的,他们在文章中屡屡征引拉斯基的观点。罗隆基还在《新月》上发表了他翻译的拉斯基的两篇论文——《服从的危险》(“The Dangers of Obedience”)和《平等的呼吁》(“A Plea for Equality”)。1941年10月,罗隆基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前身),并担任宣传部长。

  张君劢长期追随梁启超参与研究系的活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梁启超、张东荪等在《解放与改造》(后改名《改造》)上宣传英国基尔特社会主义(Guild Socialism),张君劢对此却明确反对,因为他所接受的社会主义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民主社会主义。然而,他在读了拉斯基的著作之后,却赞赏拉氏的学说能够将社会主义与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极其钦佩拉斯基的新财产制度论与和平改革论,认为是解决现实社会政治问题的最理想而又切实的主张。这个时期拉斯基的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政治典范》(Grammar of Politics)中。这是他一生的思想中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最平衡的时期,因此深得张君劢之心,后者乃再三声明:“哲学喜欢德国的,政治喜欢英国的”。(18)张君劢热衷政治活动,一直希望像英国费边社那样,本着信仰、结合同志来从事社会改造运动。1932年,张君劢与张东荪等人秘密成立中国国家社会党(以下简称“国社党”),同时组织再生社,创办《再生》杂志。在《再生》创刊号上,张君劢在政治上提出“修正的民主政治”,经济上强调“国家计划”,基本上维持着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格局。(19)

  此外,王造时与彭文应等于1932年底至1933年初先后创办了《主张与批评》和《自由言论》半月刊,形成以杂志同仁面目出现的政治小团体,被称为“主张与批评派”,(20)其主要成员有王造时、彭文应、潘大逵、徐敦璋、罗隆基、诸青来等人。他们大多曾在美国留学,回国后在一些学校担任政治学或法学教授,办刊的经费多来自他们在美国所得的捐款。(21)九一八事变后,王造时、潘大逵等参与组织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为一股有一定影响的政治力量。

  抗战爆发前,这几股在野力量已经历了种种分化和组合。新月社的成员大多保持着或倒退到比较保守的自由主义立场,但罗隆基对国民党的批评依旧激烈,与胡适的关系遂逐渐冷淡,而与张君劢、张东荪等研究系成员日益接近。在张君劢等发起组织国社党不久之后,罗隆基就加入进来,并在1934年召开的国社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央总务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抗战爆发后,张君劢、罗隆基和王造时作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一面议政,一面运动与凝聚中间力量,最终促成中间派力量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民盟在政治报告中提出:“拿苏联的经济民主来充实英美的政治民主,拿各种民主生活中最优良的传统及其可能发展的趋势,来创造一种中国型的民主,这就是中国目前需要的一种民主制度。”(22)罗隆基说这个政治报告就是由他执笔的,并解释他所提出的“英美的政治民主,苏联的经济民主”两句口号的由来。(23)

  抗战胜利后,张君劢领导的中国民主社会党虽然与民盟关系破裂,但仍然坚持民主社会主义理念。1948年张君劢在《民主社会党的任务》中就盛赞英国的费边社和工党,并将工党推行的社会主义与苏联的社会主义比较,明确表示中国民主社会党选择的是英国工党所代表的渐进的、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路线,而不赞成苏联革命的、暴力的和集权政治的社会主义路线。在他看来,英国人能接受工党社会主义,实有赖于萧伯纳(Bernard Shaw)、韦伯(Weber)、韦尔斯(Herbert G.Wells)、柯尔(George D.H.Cole)、拉斯基等费边社几个文人潜移默化的教育。(24)作为中国民主社会党另一位重要人物的张东荪,也认为中国唯一可走的道路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25)

  对于民主派提出的“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当然不能武断地说这就是拉斯基个人思想影响的结果,其实高一涵、周炳琳等人对于费边主义的方法与理论,以及柯尔、贝弗里奇等人的思想学说也都有研究与介绍。但是追根溯源,也不该低估拉斯基的影响。除了张君劢和罗隆基在思想上深受拉斯基的影响之外,王造时、潘大逵和龚祥瑞后来的自述也都突出强调拉斯基对他们的思想影响。王造时在师从拉斯基的一年中,钻研的主要对象是费边社会主义,结果使自己走上资本主义改良主义的道路。他认为中国革命的当务之急是反帝反封建,需要的是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待民主革命成功后,才能逐渐实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一切工商业和农业都归国家所有,而政府组织应效法英国的议会制即责任内阁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也应效仿英国,实行单一制。(26)

  潘大逵是民盟第一个支部——昆明支部的创始人,且是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他说他早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读书期间就接受了韦伯、拉斯基等费边主义思想家的一些主张、见解,从而倾向于渐进的改良社会主义。政治方面,他主张学习英美的民主政治,特别是英国的国会内阁制,不赞成苏联的一党制;但在经济上,又主张学习苏联把一切大的企业收归国有或集体所有,以免两极过于分化,形成富人专政或经济独裁。(27)

  同是民盟成员的龚祥瑞也提到,拉斯基的著作和讲授使他推翻了1930年代风行的国家论和形式主义的法律观,深信文官制度只有在“民主政治”的框架内才能建立和发展。由于对英国的民主程序和“自然公正”的法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回国后便在西南联大政治学系大力宣扬民主个人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合成的“政治康拜因”,以及文官制与议会制相结合的“行政拖拉斯”,批评蒋介石利用人民的爱国主义所制造的“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等神道设教,分析了国家民主化与“抗日建国”的关系,并对本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按照西方国家的模式作出了一个初步研究计划。(28)

  三、《新经济》与《新路》
  以往人们关注的主要是拉斯基对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体制外的知识分子与政党的影响,而忽视探讨受拉斯基思想影响的体制内学者型官员,其实后者也值得注意。1954年3月5日,胡适出席《自由中国》半月刊社举办的茶会,并发表“从《到奴役之路》说起”的演说,其中提到他的一位朋友在两年前写给他的一封信中说:

  中国士大夫阶级中,很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是今日世界大势所趋;其中许多人受了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是拉斯基的学生。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政府任职的许多官吏,他们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只有依赖政府,靠政府直接经营的工业矿业以及其他的企业。从前持这种主张最力的,莫过于翁文灏和钱昌照,他们所办的资源委员会,在过去二十年之中,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对于私有企业(大都是民国初年所创办的私有企业)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他们两位(翁文灏、钱昌照)终于靠拢,反美而羡慕苏俄,也许与他们的思想是有关系的。(29)

  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则提到,在战时的重庆,一方面出现蒋介石的特工机构迫害左派人士,而另一方面又有相当数量的左派受到国民政府内高层人士保护这种自相矛盾的现象。按照他的解释,蒋介石和他最亲信的支持者认为,战后中国将要依靠美国资本主义的援助,为了在理智上不受美国雄厚经济实力的影响,以及使战后苏、美在亚洲的重要性保持平衡,必须招募一批懂得资本主义怎样持续运转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为只有他们总是谈论“资本主义的矛盾”。据拉铁摩尔回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在伦敦师从哈罗德·拉斯基的人便能胜任,但有时候则可以聘用一位共党嫌疑分子或者甚至一位知名的中共党员,如果能够控制他的话。”(30)可见,在国民党政府体制内有一批受拉斯基等费边主义思想家影响的官员,至于这批人究竟是哪些人,有多大势力,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现在还难以做出确切的描述。不过,既然上述胡适的演说中特别提到了钱昌照、翁文灏和资源委员会,我们就不妨顺着这个视角看下来。

  钱昌照于1919年至1922年留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24年回国后因为与黄郛的连襟关系而成为蒋介石的幕僚,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教育部常务次长。九一八事变后,他建议蒋介石创办一个国防设计机构,并为蒋拟定了一个延揽各界人士的名单。在这个四五十人的名单中,没有孔祥熙、宋子文系统的人,也没有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的人,却有不少是欧美留学生特别是留英学生。蒋介石对这个名单未加改动,这批人遂成为1932年11月正式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委员,蒋介石自任委员长,钱昌照担任副秘书长,秘书长是钱昌照向蒋介石建议由翁文灏担任的。据钱昌照的说法:“1936年以后,这批人成了蒋介石政府的基干分子。”(31)

  1935年底行政院改组,蒋介石亲自担任行政院长,张群主外交部,张嘉璈主铁道部,吴鼎昌主实业部,翁文灏担任行政院秘书长,蒋廷黻和何廉相继出任政务处长,这些身居要津的官员被视为政学系分子,因而有“政学系内阁”之称。此外,还有三个机构管辖的事务和行政院的工作关系十分密切,即隶属于行政院长办公厅的全国经济委员会、隶属国民政府的全国建设委员会,以及隶属军事委员会领导的全国资源委员会。到1936年,这三个委员会中的前两个或日暮穷途、或偃旗息鼓,唯独资源委员会正处于顶峰状态。

  资源委员会的实际负责人正是钱昌照,他主持该会直到1947年辞职为止。到抗战胜利前夕,政学系的势力已达到相当大的程度,令其他派系嫉妒不安。但是无论CC系、黄埔系,还是政学系,其实都不过是蒋介石的政治工具,一旦失去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他的独裁统治,都可弃之如敝屣。抗战胜利后,政学系很快便失宠,人员星散。何廉认为所谓政学系的人,是早期政学会的晚辈或曾与那些晚辈共事者。他们当中有不少人曾在英美留学,又在大学任教,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思想。这就为拉斯基及社会民主主义在政府体制内产生影响提供了组织与思想基础。

  在1930年代初发生的有关“民主”与“独裁”的论战中,(32)观点倾向于专制的蒋廷黻、吴景超、钱端升、丁文江等人引起南京方面的注意,蒋廷黻便是在钱昌照与吴鼎昌的共同引荐下进入行政院担任政务处长,和钱昌照关系密切的吴景超也差不多同时进入行政院担任秘书与参事。在钱昌照辞去教育部常务次长之后,推荐继任的人选为杨振声、钱端升、周炳琳,最后确定为周炳琳。钱昌照非常欣赏丁文江,经其引荐,蒋介石对丁文江印象深刻,丁若不早死,入主内阁中的部、会几成定论。

  这几个人的政治主张虽然偏离胡适的自由主义,但其根本的政治价值观仍离不开英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观。蒋廷黻就说过,“马克思的经济史观无疑地是不切实际的”,但不应该忽略经济问题,而且“经济应该先于政治”,“创造更多的财富,平均分配对我才是最重要的。我从未认为胡适反对向繁荣方向发展经济,同时,我也希望他从未怀疑我反对政治民主。我俩的不同点不是原则问题,乃是轻重缓急问题”。(33)钱端升也声称:“我现在对于以平民为主体的政治固仍有无穷的希望,而对于漠视平民利益的独裁制度固仍丝毫不减其厌恶;然对于有组织,有理想,能为民众谋真实福利的政治制度,纵是独裁制度,我也不能不刮目相看。”(34)这样的观点大概可归之于社会民主主义。

  1938年,蒋廷黻自苏联回国后重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他认为抗战时期大后方应当有一个类似《独立评论》的定期刊物,以讨论战时和胜利以后国家的建设方案,于是发起创办《新经济》半月刊。创刊号上的第一篇论文便是蒋廷黻写的《新经济的使命》,提出以苏联与德国为借镜,论述建立现代国家经济基础的重要性。(35)在另一篇文章中,蒋廷黻又反对经济统制,主张扶助自由经济。(36)这大概就是蒋廷黻所谓的“新经济”含义。《新经济》社的参加者除了蒋廷黻外,主要有翁文灏、何廉、吴景超和陈之迈。社员经常在蒋廷黻的寓所聚会,提出讨论的项目,如国营与民营事业界限的划分、工业建设的基本政策等,均请专家撰文讨论。(37)《新经济》虽然仿照《独立评论》取自由讨论方式,但基本上可以视做政学系内部一群英美留学生的同仁刊物,主要撰稿者多为清华与南开出身者,不无为战后预备争取政治话语权之用意。该刊大概一直到1945年4月出版至第十一卷第12期才停刊,稿件除了主要来自吴景超、陈之迈等人外,还有不少来自南开经济研究所的方显廷、张纯明等人。

  南开经济研究所是现代中国最具权威性的经济研究与教学机构,而在它建立之前,“想要建立一所以伦敦经济学院为模式的中国自己的经济研究所这个想法,已经在何廉的脑海中酝酿了多时”。(38)“思想很接近费边主义”(39)的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师托尼(Richard H.Tawney)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的名著《中国土地与劳工》(Land and Labor in China),实际上是他在南开经济研究所停留3个月时间里,在该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并利用其图书数据完成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培养的研究生李锐、冯华德和杨敬年后来都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由此可见南开经济研究所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关系。

  翁文灏、蒋廷黻与何廉等终究不过是蒋介石政府的装饰品,何廉就自叹他“从未能搞清楚幕后究竟在搞些甚么”,(40)而作为蒋介石亲信干部的钱昌照则有相当的实权,也非常了解国民党内部的人事运作。他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在其实际领导资源委员会的十几年时间里,致力于重工业建设。针对当时社会上指责资源委员会与民争利的言论,钱昌照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资源委员会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了经营范围,“就是重工业范围内何者由国家经营,何者由私人经营”。同时他也提请批评者注意:“我们不可再蹈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无限制地奖励私人企业。现在中国没有多少大资本家,暂时也许没有特别节制资本的必要,但是到了资本应该节制的一天,便不能过度放任,以免贻害。”(41)资源委员会的内部管理也颇为社会民主化,注意工人的生活与福利。“员工励进会”是职工的混合组织,有一定经费,对有困难者进行补助,十几年中从未发生一次罢工事件。(42)

  战后,蒋介石继续其独裁统治,且一意孤行发动内战,使一度出现的和平建国的机会失去。加上政学系势力衰落,不少从政官员对蒋介石的统治倍感失望,但又不满中共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于是寻求中间路线。钱昌照于辞职后出国前,在北平与吴景超、刘大中等商定筹设“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社经会”),其性质类似英国的费边社。1948年3月1日,该会正式成立,会员50多人。从该会的《初步主张》看,几乎是英国工党政纲的翻版。社经会的唯一活动是出版《新路》周刊,周炳琳负总责,经济编辑是刘大中,政治编辑是钱端升和楼邦彦。社经会和办刊物的经费都是钱昌照筹募的。(43)

  《新路》专辟一栏,赞成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同时发表,详论得失利弊。如第一卷第13期上发表了刘大中、萧干、翁独健、吴景超和徐毓枬关于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讨论文章,他们大体上将“双重民主”视为理想制度。刘大中说:“‘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是必须并存而缺一不可的。‘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条件;同时,‘政治民主’也是‘经济民主’的必要条件。没有‘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必然不会持久,缺了‘政治民主’‘经济民主’也一定不能永存。”但他们却清醒地认识到:设计一条“新路”是不难的,问题在于如何能挣脱现有旧路的桎梏,走到新路上去。王传纶也认为政治自由和经济平等若不可兼,也只是环境上的,不是逻辑上的。但从自由到平等,环境上的不可兼颇难克服;而从平等到自由,环境上的困难较易克服。(44)而萧干则相当悲观地说:“我愈来愈明瞭中国人的性格,环境,社会传统,在在都不容许我们虚拟做工党的英国。”由此可见,他们不觉得“新路”有甚么理论上的问题,障碍在于现实环境的巨大压力。正是由于《新路》既骂蒋介石与国民党,又怀疑与批评共产党,才受到左右两方面的攻击,于是年底即被国民党政府社会部勒令停刊。

  四、余论:宿命的结局
  自从拉斯基的思想学说被介绍进中国以后,就有褒有贬。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共产党方面,矛头指向拉斯基的社会改良主义。另有一种怀疑的声音则源自对国情或民族性的思考。罗家伦的夫人张维桢形容拉斯基是“个人主义的社会主义者”,认为他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学说“只会在英国发生,也只有英国易于应用”。(45)甚至于拉斯基的门生樊德芬也指出:“东西文化进展之历程,有先后不同……且国情民尚,彼此判若鸿沟;是以筹运推施,亦宜各觅途径。拉氏之书实为了解近代西方政治之索隐,其所示途径,亦为医治西方时代问题之良药……若一得自喜,不察始末,妄投重剂,以治弱躯,则实冒食古不化之嫌。”(46)

  以上所述,只是费边主义与民国政治的大概轮廓与经历,政治上的实践虽然不无局部的成绩,但终究归于湮灭。这样的结局如果被论定为由于“革命是不可避免的”,或者东西文化进展历程之先后不同,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思想的价值,不能以政治成败而论,或者基于民族性的先验立场来评判。正如张奚若所认为,拉斯基“希望资本主义能够大让步,平民主义能够大改良,以平和的方法去实行他的急进的社会主义”这个愿望能否实现,那完全是将来社会进化的一个事实问题,不是书本上的理想问题。(47)

  注释:
  ①本文由刊发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杂志2008年8月号(总第108期)的同题文章略作修订而成,特此说明。

  ②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开放时代》,1998年第4期,第13—20页。

  ③张汝伦:《“第三条道路”》,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34—343页。

  ④John Stanley, introduction to The Rise of European Liberalism, trans. Harold J. Laski,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 p. 7.

  ⑤马丁:《拉斯基评传》,奚博铨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91、298—299页。

  ⑥孙宏云:《拉斯基与中国:关于拉斯基和他的中国学生的初步研究》,《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87—92页;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2—43页。

  ⑦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谢钟琏译,岳麓书社,2003年,第79—80页。

  ⑧许烺光:《边缘人——许烺光回忆录》,徐隆德记录,台北:南天书局,1997年,第51—52页。

  ⑨龚祥瑞:《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4页。

  ⑩缪培基:《缪培基君致政治学会函》,《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11日,第3、4版。

  (11)参见俞可平:《拉斯基国家思想演变初探》,《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第66—74页;薛刚:《从多元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拉斯基政治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1989年,未刊稿。

  (12)关于“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两种概念的关系,参见徐崇温:《民主社会主义评析》,重庆出版社,1995年,第5—21页。

  (13)具体参见孙宏云:《民国知识界对拉斯基思想学说的评介》,《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223—232页。

  (14)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读书》,2000年第1期,第41页。

  (15)谢泳:《教育在清华:谢泳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6页。

  (16)Lung-chi Lo, preface to The Conduct of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in England, New York: Julius Lewin & Son, 1928, pp. 1—2.

  (17)龚祥瑞:《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第73页。

  (18)张君劢:《赖氏学说概要》,载拉斯基:《政治典范》,张士林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25—37页。另参见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193—202页。

  (19)翁贺凯:《“国家社会主义下之计划经济”——张君劢193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第82页。

  (20)参见刘是今:《一个鲜为人知的费边社会主义宣传团体——主张与批评派初探》,《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第95—98、116—118页。

  (21)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潘大逵回忆录》,成都出版社,1992年,第272—273页。

  (22)《中国民主同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1945年10月11日),载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第77页。

  (23)罗隆基:《从参加旧政协到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载谢泳编:《罗隆基:我的被捕经过与反感》,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10—212页。

  (24)张君劢:《民主社会党的任务(节录)》,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99—230页。

  (25)张东荪:《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载《中国民主社会党》,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97页。

  (26)王造时:《王造时自述》,载叶永烈编:《王造时:我的当场答复》,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77—79页。

  (27)潘大逵:《风雨九十年——潘大逵回忆录》,第94—97页。

  (28)龚祥瑞:《我的专业的回忆》,载北京图书馆《文献》丛刊编辑部、吉林省图书馆学会会刊编辑部编:《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六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第321—323页;龚祥瑞:《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第149页。

  (29)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七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第2374页。

  (30)矶野富士子(整理):《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吴心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40—141页。

  (31)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36—43页。

  (32)这场论战在北方知识分子中,以陈之迈的观点最具说服力(其实就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观点)。他的理论依据大概来自英国政治学者巴塞特(Reginald Bassett)的《议会民主制的根本》(The Essentials of Parliamentary Democracy)一书(参见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1926—1937)》,三联书店,2005年,第310—313页)。时任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的陈受康则建议站在民治与独裁歧途上的人们去读一读拉斯基的《国家的理论与实际》(The State in Theory and Practice),因为拉斯基虽然接纳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但他依然没有摈弃民治。当时还有几篇关于拉斯基这本书的书评,这种较受关注的状况可能是拉斯基的费边主义观点对于这场论战具有一定影响的表现。

  (33)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第147页。

  (34)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第三十一卷,第1号,1934年,第17页。

  (35)蒋廷黻:《新经济的使命》,《新经济》,第一卷,第1期,1938年,第1—2页。

  (36)泉清:《从无为而治到统制经济》,《新经济》,第四卷,第8期,1941年,第164—169页。

  (37)陈之迈:《蒋廷黻的志事与平生》,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0—33页。

  (38)方显廷:《方显廷回忆录: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的七十自述》,方露茜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0页。

  (39)蒋廷黻:《蒋廷黻回忆录》,第173页。

  (40)何廉:《何廉回忆录》,朱佑慈等译,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121页。

  (41)钱昌照:《两年半创办重工业之经过及感想》,《新经济》,第二卷,第1期,1939年,第2—6页。

  (42)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第86—87页。

  (43)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第101页。

  (44)王传纶:《选择和牺牲》,《新路》,第一卷,第3期,1948年,第11—13页。

  (45)张维桢:《读拉斯基的〈现代国家中的自由问题〉》,《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二卷,第3号,1931年,第625页。

  (46)樊德芬:《国家之理论与实际》(书评),《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六卷,第2号,1936年,第434页。

  (47)张奚若:《共产主义的批评》(书评),《现代评论》,第七卷,第160期,1927年,第20页。

2013年4月28日日曜日

仙人篇 曹植


原文
仙人六箸①,博太山隅②。湘娥③拊琴瑟,秦女④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四海一何局⑤,九州安所如⑥。韩终⑦与王,要⑧我于天衢⑨。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飞腾逾景云,高吹我躯。回驾观紫微⑩,与帝合灵符。阊阖正嵯峨,双万丈余。玉扶道生,白虎夹门枢。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俯五岳,人生如寄居。潜光养羽翼,趣且徐徐。不轩辕,升出鼎湖。徘徊九天下,与尔长
①六箸:古人博用的器具,似于棋子,共十二枚,黑白各六枚,以此争。②太山隅:泰山的一角。③湘娥:湘水女神,一即帝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④秦女:指秦穆公之女。她嫁给萧史,善吹。⑤局:局促,狭小。⑥安所如:到哪里可安身。⑦韩终:人名,传说中古代的仙人。⑧要:与“邀”相通,邀的意思。⑨天衢:天上的路。⑩紫微:星名,古代人认为上帝所居之地。与帝合灵符:指手持神符,上帝相信自己得以升仙。扶道生:即生在道路旁。白虎:古代神上帝守的神。潜光养羽翼:指居求仙,得道后出羽翼,得以升天。趣:一作“进趋”,行的意思。徐徐:安子。与尔长:与黄帝相在天上。
仙人着黑白各六枚棋子,悠地在泰山一角博。女神湘娥弄着琴瑟,秦穆公之女秦娥吹着笙竽。仙境中,不有美妙的音有美酒珍肴。而世中天地何其狭小,不知道哪里才可以安身。仙人韩终与王,邀我来到天上。步就已行了万里路程,轻轻就登上了太虚仙境。在云端飞腾,天上的吹着我。回看到了上帝所居之所紫微,手持神符,上帝信任自己得以升仙。只见宫门嵯峨,殿高万丈,玉树夹生于道旁,枢有守的神轻风四海,向东经过王母的居所。俯五岳之,人生就如寄居那无所着落。真希望能够隐居求仙,得道后出羽翼,得以升天。想着往昔黄帝好鼎以后,上天便派下来迎接,黄帝就升天了。真希望我也如此。在九天中徘徊,希望与黄帝相在天上。

不飾則無根


有一次,孔子鲤说儿,我听可以与人日不知疲倦一起做的事,只有学。容貌形体不观赏,勇武气力不得忌惮,先祖不足以称述,族姓不足以赞扬。最够获得很大的名气,著而世所知,声名留到后世子那里,道不是学的效果?所以君子是不可以不学的,容貌是不可以不整的,不做整就不成貌,不成貌就会失去属,失去属就不能尽心竭力,不尽心竭力就失去了礼,失去礼就没法立足社会了。在远处的,是整造成的;近却更加明亮,那就是学果。比如水池,积水注入其中,水草长出来。从高处看,就知道它不是水源。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孔子谓伯鱼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唯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不饬无类,无类失亲,失亲不忠,不忠失礼,失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愈明者,学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雚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

《说苑·建本》:孔子曰:鲤,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失理则不忠,不忠则失礼,失礼则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污池,水潦注焉,菅蒲生之。从上观之,知其非源也。

2013年4月26日金曜日

日本社会の歴史 下 近代~現代

Ⅳ 近代
  一 「黒船」情報が各地に走った
    ペリー来航―日米〝交流〟/開国と文明化―日本の未来/外圧への対応―二つの道/経済と社会の変動―跳ね上る物価
  二 対立・抗争が時代を動かした
    政争の激化―揺らぐ幕府独裁/外国との一戦―攘夷実行の波紋/「世直し」と崩れる幕府政治
  三 庶民が兵士にされる時代となった
    内戦と権力統一―戊辰戦争から廃藩置県へ/徴兵制と租税改革・殖産興業/学校教育と時間の秩序/一揆と士族反乱―開化への反発
  四 新政府は外交を定め国境を固めた
    岩倉使節団の派遣―西欧に学ぶ/近代化と国際交流―留学生と御雇外国人/日清・日朝関係―東アジアの外交秩序/組み込まれる南と北―琉球と北海道(アイヌ)
 五 国会開設を求めて運動が高まった
    国会開設の要求―政治参加を求めて/近代日本の基本路線―政変と国会開設の詔勅/新しい国家の構想―民権思想と憲法論/演説会と女性の民権運動
 六 デフレが深まり運動は急進化した
    政党の活動と地方の動き/運動の〝激化〟と衰退/秩父事件/東アジア情勢と軍備拡張
  七 帝国憲法と家族制度―ジェンダーの政治力学が働いた
    憲法制定と議会開設/条約改正とナショナリズム/「家」の制度と人びと/教育の展開と文化
  八 日清・日露戦争は日本を〝大国化〟させた
    日清戦争/日英同盟と日露戦争/戦場の実態/戦争と民衆の生活
  九 戦争は日本をアジアの支配者にした
    日清戦争後の台湾征服/朝鮮への影響力の拡大/保護国から韓国併合へ/大陸支配のはじまあり
  一〇 資本主義の発展は社会問題を生み出した
    産業革命/坑夫と女工/鉱毒事件と環境問題/社会主義と大逆事件/アイヌ・沖縄
  一一 膨張する日本への批判が強まった
    第一次世界大戦と二十一か条要求/ベルサイユ・ワシントン体制/三・一運動と五・四運動
  一二 解放を求めて民衆が立ち上がった
    護憲運動と政治の動き/米騒動と社会運動/大正デモクラシーと女性/戦後恐慌と関東大震災
一三 不景気と社会不安がひろがった
    男子普選と治安維持法・特高/恐慌―金融恐慌・昭和恐慌/社会運動―争議の時代/農村の生活と文化/都市の生活―大衆文化、モボ・モガ
  一四 謀略とテロが時代を揺るがした
    満州事変と「「満州」国」/テロとクーデタ―五・一五と二・二六/華北分離工作/言論・思想統制の強化
  一五 日本軍は中国で残虐行為を重ねた
    盧溝橋事件から南京事件へ/三光作戦と生物化学兵器の使用/日本軍兵士による性暴力/重慶爆撃と偽札による経済謀略戦
  一六 すべてが戦争に駆り立てられた
    日独伊三国同盟と武力南進路線/アジア太平洋戦争と国民動員/戦時下の生活/皇民化―朝鮮・台湾支配
  一七 アジアの解放は幻想だった
    「大東亜共栄圏」の実態/空襲・疎開・根こそぎ動員/沖縄戦と住民の犠牲/原爆と敗戦

Ⅳ 現代
 一 敗戦は日本とアジアの転換点だった
    敗戦の衝撃/ポツダム宣言の意味/国際連合の誕生/植民地の独立/戦争責任と戦犯裁判
  二 日本の改革は新しい憲法に実を結んだ
    「進駐軍」の占領と日本の改革/女性解放と民衆運動/日本国憲法の成立へ/戦後改革の進展と限界/敗戦直後の国民意識と文化
  三 米ソの対立が平和をおびやかした
    朝鮮・中国の戦後と米ソ対立/米ソの冷戦と占領政策の転換/沖縄の占領と天皇/朝鮮戦争と日本
  四 平和への願いが日本を動かした
    日本の独立と日米安保条約/アジアにひろがる平和共存の波と逆流/母親大会と平和運動/新安保条約と安保反対運動の高揚
  五 経済成長が暮らしを変え住民運動が活発になった
    高度成長時代の暮らしと女性/都市と工業の発展とその裏側/住民運動と革新自治体の誕生
  六 沖縄が復帰しヴェトナム戦争が終わった
    ヴェトナム戦争と日本/日韓条約の意味するもの/基地撤去と祖国復帰をめざした沖縄/ヴェトナム反戦運動と戦争終結
  七 経済大国化が日本の社会と国際関係を変えた
    石油ショックから経済大国へ/経済大国日本の社会と政治のゆくえ/教育改革と文化の動向/軍事大国化に反対する民衆運動/自立するアジアと平和への動き
  八 湾岸戦争は「新しい戦争」の幕開けだった
    テレビで見る「新しい戦争」の戦場/湾岸戦争と日本/変わる自衛隊の役割と基地問題/戦争賛美の思想の台頭/変化するアジアと日本の関係
  九 暮らしと経済が大きくゆらいだ
    リストラ・就職難・複合不況と「構造改革」/一九九〇年代の「政治改革」/橋本内閣で本格化した「構造改革」/一九九〇年代の民衆運動と社会
  一〇 女性の歴史のニューステイジは可能だろうか
    性別役割分担社会の変化のきざし/女性の雇用労働をめぐる動き/農山漁村の女性と自営業の女性/家族のかたちの変化/人権としての性と日本軍「慰安婦」問題/ジェンダー格差指数は世界九八位
  一一 日本国憲法が再発見される時代になった
    小泉「構造改革」の登場/憲法「改正」に向かう政治の動き/「構造改革」と改憲への反撃のはじまり
  一二 世界は変化を求めている
    世界のなかの憲法九条/平和と民主主義をめざす世界/核兵器廃絶をめざす世界/人権が保障される公正な社会をめざす世界/問われる世界のなかの日本

2013年4月11日木曜日

西风吹书2





斯嘉丽研究──《飘》,玛格丽特·米切尔著
但是米切尔小姐的真正成功在于对斯嘉丽·奥哈拉的描写。这是一个缺乏几乎所有美德——除了勇气之外——的女主人公。她是个活生生的人物,这个斯嘉丽,自私,毫无原则,冷酷无情,贪婪,且自以为是,但她却是个硬骨头。

值得为之而战──《丧钟为谁而鸣》,欧纳斯特·海明威著
这个书名源自约翰·多恩的诗。书中的第一页上有这样的诗句:
“没有人是孤岛,或完全的自我;
每个人都是大地的一部分,海洋的一片;
如果泥土被大海冲走,欧罗巴总能留住;
如同一个海岬,如同他们的朋友,
任何人的死亡都消磨着我,
因为我如此关注众生;
因此别让人去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正是为你敲响。”
这是一个精妙并且贴切的书名,因为书中充满了死亡的威胁和生者对它的态度。

本书的有些场景比他以前的任何描写都要好。其中某些场景,如在巴比洛的家乡共和军战士惨遭屠杀,法西斯分子如何把一排排的群众鞭打至死并扔下三百尺深的悬崖山涧中,法西斯分子如何从市政堂的祷告中把人们一个个赶出并杀死,具有如同某些戈雅的绘画一样的震撼力。

被信仰毁灭的人──《中午的黑暗》,阿瑟·凯斯特勒著
在这篇精细微妙的小说中,作者有力地解释了莫斯科对叛国罪审判之谜。这本小说突破了常规局限,可以作为有关政治哲学的讲义来解读。但是这种评论不会吓着书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它具有戏剧般的力量,充满温暖的感情,而且说理简单有力。它像一部传奇剧一样引人入胜。它完全不同于那些表面上作为小说,实质上是对某种话题作出评论的书。它并不着眼于审判的背景因素,也不以透露秘密取胜,也不避开对东方人心理的概括。审判在外表上具有那种特别的俗丽的俄罗斯特征,但实质上是讲述实用的专制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民主思想的碰撞。
小说的中心人物鲁巴乔夫是被斯大林清洗掉的老布尔什维克中的一个代表人物。小说以1938 年他被逮捕开始,而这逮捕是他一直就预感到要发生的。他并没有犯他后来承认的任何一种罪。照我们通常的标准,他是无辜的,但他在内心知道自己是有罪的。为什么?因为在过去40 年中,他坚定不移地投身革命,使用不管多么可怕的方式,来为实现其抽象的目的而斗争。当怀疑开始潜入这种人的头脑,当他开始问自己:为了实现革命目的,是否应以人类如此之大的痛苦为代价时,他知道自己有罪过。而他明白,他有这种人文主义异端思想,就必须以被处死作为惩罚。作者以其聪颖,顺着鲁巴乔夫的思路,得出了最终的、感人的自白:“我不再相信我不可能犯错误,所以现在我不知往何处去。”
虽然这是一本监狱小说,它并没有沉溺于对压迫环境的细致描述。鲁巴乔夫并未受到野蛮的对待。一旦他的罪过在苏维埃体系下被确定无疑,最重要的,也是最感动人心的戏剧环节在于他是在公开的审判中承认自己的罪过,还是在沉默中死去。
这一问题掌握在两个从事调查的法官手中,他们是伊万乔夫和格雷金。他们想要鲁巴诺夫对公众承认自己的罪行,因为他是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如果不加解释就把他清洗掉,会对人民士气产生不利影响。伊万诺夫自己也是老布尔什维克,能抓住鲁巴乔夫的思想要害。伊万诺夫主持了前两次审讯,通过势不可挡的逻辑,他让鲁巴乔夫明白了自己尚未意识到的问题。他让鲁巴乔夫明白:自从后者被德国纳粹囚禁两年释放回来后,他就开始不满了,鲁巴乔夫本来有资格在国内得到一个重要职位,但他立即要求出国去执行一项新使命。“你大概是在这里感到不自在,对不对?在你不在国内的几年内,这里发生了一些变化,你显然不赞同。”一旦鲁巴乔夫承认他不喜欢对老同志的清洗,他立刻落入了陷阱。因为按照俄国人的思维方式,内心的不满肯定会导致公开的反抗。
伊万诺夫和鲁巴乔夫玩弄着一种精心设计的游戏。他竭力让鲁巴乔夫回忆起自己以前接受了党的纪律,并试图劝说后者自己承认犯了错误。事实上他成功了。但党内认为他对待鲁巴乔夫太慈善,于是将他枪毙了。最后一次审讯——在鲁巴乔夫已同意承认错误之后——是由格雷金主持的。这次审讯是一次漫长的,微妙的折磨。它的任务是根据鲁巴乔夫的坦白给他安上具体的罪名。很难说清这两人斗智过程中激起的兴奋感;这么说就够了。“他俩已达成了一种默示的同意:如果格雷金能证明指控本质上是正确的——虽然__这种指控是逻辑上的抽象的东西——那他就可以随意添加缺乏的犯罪细节。”
但是在格雷金表面上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时,鲁巴乔夫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再次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一个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在理智上他同意格雷金的观点,但在情感上他承认,人类很可能不应该顺着逻辑走到底——“只有理智很可能象一个有缺陷的罗盘,它引导你踏上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最终目标在迷雾中消失。”
《中午的黑暗》的强大吸引力在于其强烈的悲剧性的讽刺。鲁巴乔夫虽然在作完深深打动人心的最后告白后被枪决,但真正的胜利者并不是压迫他的当局,而是他自己。(哈罗德·施特劳斯,1941 5 25 日)

建筑大师──《源头》,爱恩·兰德著
    它成功地塑造了“创造者”和“二流货色”的形象。
    兰德小姐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反对集体主义,“二流货色的圭臬,古代的猛兽”,它们将人们的智力降至“下流的水平”。她为个性唱了一曲赞歌。
     她使用了滑稽模仿、讽刺、还原等手法来刻划这些二流货色。她的人物都经过了浪漫化处理,以大于生活实态的方式来展示善与恶。
    

鼠 疫──《鼠疫》,阿尔贝·加缪著
这场瘟疫因此便成为一种研究对待其态度的实验室。在牧师看来,他起初认为这场瘟疫是上帝为消灭现代生活的邪恶而给予人类的天谴,随后,他不再这么自负,而是将它当作一场对基督教徒接受可怕苦难能力的测试。而在新闻记者拉姆伯特看来,它意味着与他所爱女人离别。对塔卢而言,它成为实现他纠正一件他一直知晓的社会中心不公正事件热情的场合。而在柯塔达看来,它提供了个机会以逃避正义惩罚并可实行他的阴暗市场行为。
在阐释这些态度的过程中,加缪显示出了他最罕见的品性,那就是仁慈,它的同情心使得这部小说不至于成为简单的小册子说教,并将它拔高到了艺术的高度——这种同情心还在他的人物间建立起了关系。

他所做的就是陈述这样一些人头脑中的痛苦:他们,由于是自由党,便在过去的10年里支持了反和平主义运动,而现在又发现自己身处强大但却散漫组织的西方与东方的极权国家之间。他所提出的问题就是:难道人们必须做出选择吗?难道他们所处的位置现在还没有停止著名的“自由党困境”阶段吗?它们还没有成为所有人类的最主要条件吗?有时,提问比起提供原因来要更为有效。

崭新的新语言──《一九八四年》,乔治·奥威尔著
《一九八四年》却是一部纯粹的恐怖作品,这种恐怖瞬间即至、震人心魄。
《一九八四年》这本书也是在极权主义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奥威尔用来发泄其道
德和理智上的愤懑的,但是它却又不仅仅如此。它也是——毫无疑问许多忠实的自由主义者将被这个障碍绊倒——奥威尔在发泄他对英国社会主义的方方面面的怒火,尤其是——也许看上去微不足道——对当今英国灰蒙蒙死气沉沉的气氛掩盖了战前温和文静的生活的强烈不满。
1984 年,世界分裂为三个超级大国——伊斯特国, 欧罗巴国和大洋国。欧罗巴国影射了“受俄国影响的欧洲”,而大洋国则“影射了受美国影响的不列颠帝国”。英国在书中被称为“机场一号”,首都是伦敦。英语则被变形为一种叫做“新语言”的东西,这是一条具有破坏性的官僚术语,它的目的在于把单词量减至最小,这样最终将没有任何工具帮助人们思考国家颁布的概念以外的东西。
《一九八四年》是今年最新的一部小说,它了解过去和未来发生的事情,是对爱克顿爵士的名言,“权力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最有力的印证和体现。

西风吹书吹哪页 1




书评纪年
18861919
1896:书评”第一期;当时叫做“星期六书评增刊”,于10 10 日出
版,标题为《奥斯卡·王尔德的惨况》,报导了剧作家在瑞汀监狱的悲惨状
况。
1897:塞缪尔·勃特勒在《奥德赛的女作者》一文中提出荷马是个女性。
(见哈罗德·布鲁姆,1900 年)
1897:《每周书刊》公布报道说1896 年共出版5703 种新书和重版书。
l900:西奥多·德莱塞第一本小说《嘉莉妹妹》出版,出版商的妻子声
称这部小说“有伤风化”,该书被撤回,德莱塞有些精神崩溃。
1900: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德国出版《梦的解析》。弗兰克·鲍姆发
表《绿野仙踪》。
1901:安德鲁·卡内基向纽约公立图书馆损赠520 万美元。
1901: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完稿,出版商要求删掉一半字数。
1901:苏利·普吕多姆(勒内·弗·阿·普吕多姆)获第一届诺贝尔文
学奖。
1903P·G·沃德豪斯从银行退职,为《伦敦环球》写作专栏文章。
1904:詹·马·巴里的戏剧《彼得·潘》公演,剧本直到1928 年才出版。
1904:詹姆斯·乔伊斯6 16 日第一次和娜拉·巴纳克尔约会(布卢姆
日),当乔伊斯的父亲得知娜拉的姓时说:“她永不会离开他的。”
19111 29 日,星期日,“书评”更名为“书的评论”。
1917T·S·艾略特在劳埃德银行就职,在此工作了9 年,l922 年写出
从未被“书评”评论过的《荒原》。
1917:现代图书馆建立。
1918:厄内斯特·普尔获第一届普利策小说奖。
二十年代
19206 27 日“书评”与杂志合并,并刊持续了2 年。1920:阿加莎·克
里斯蒂推出其第一本著作《泰尔斯庄园奇案》,开始向世界介绍大侦探波洛
的形象。
1920:伊迪丝·华顿的长篇小说《天真时代》讽刺了纽约的生活方式。
1922:《尤利西斯》在巴黎出版。在美国该书被禁到1933 年(一位法官
在禁令被解除的同一周宣布该书获得自由),1934 年在美国的第一版是《尤
利西斯》在英语国家第一次被合法印刷。
1922:艾米莉·波斯特以第一版《礼仪:社交惯例蓝皮书》开始教美国
人在社会、商业、政治和家庭中的良好举止。
1922:梅尔彻家族设立儿童文学“约翰·纽柏瑞奖”,第一个获奖的是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人类的故事》。
1922:艾德文·阿灵顿·罗宾逊的《诗歌选集》获得第一届普利策诗歌
奖。
1923:纪伯伦的《先知》诞生,它仍然是阿尔弗雷德·A·诺普销得最好
的书。
1923:欧纳斯特·海明威第一次观看斗牛。1924:赫尔曼·梅尔维尔1891年去世前完成的长篇《比利·伯德》由他的一个孙女出版。
1925:洛莱利·李首次在阿妮塔·露斯的《绅士更爱金发女郎》中亮相
1925:阿蒂里奥·穆西诺为《木偶奇遇记》所绘中的古典插图使科洛迪
的木偶在美国获得成功。
1925:前《笨拙周报》的助理编辑A·A·米尔内将《温尼——噗噗叫》
推向世界。
1926:《该月一书》俱乐部和《文学指南》建立。
1927:伯纳特·瑟福和多纳德·克洛普夫开办兰登书屋。
1928:拉德克利夫·豪尔所著《寂莫之井》一书出版并被查禁,美国的
禁令经上诉后撤销,英国直到1949 年才开禁。
1928:《牛津英语词典》最后的部分面世(开始编纂于1884 年)。
1928:年青的女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著《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出
版。
1929:让-保尔·萨特和西蒙娜·德·波伏娃结合,于始了长达51 年的
伴侣关系。
三十年代
1930:德什尔·哈米特出版《马耳他猎鹰》,推出萨姆·斯倍德。
1930:辛克莱·刘易斯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人。
1931:随着经济危机的进一步加深,美国读者被赛珍珠的《大地》中所
描绘的中国农民的悲苦境况所吸引。
1931:《烹饪的乐趣》,易尔玛·S·罗姆邦尔著,私人出版。
1932:劳拉·怀尔德描述她的家庭的著作《密林中的小屋》问世。
193357 岁的托马斯·曼离开德国做一次简短的演讲旅行,16 年没有返
回德国。
1933:焚书。马丁·海德格尔加入纳粹党。
1934:《鸟类的田野指导》,由罗格·托利·彼得逊著,该书自第一版
后从未再次印刷。1935:公共事业振署(w·P·A·)成立。许多作家依靠联
邦作家企业使它渡过了经济危机。
1936:戴尔·卡耐基《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掀起了自我完善
性质著作的高潮。
1936:尤金·奥尼尔成为迄今唯一一名获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美国剧作
家。
1936: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著《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提供疗治
经济危机的方法,帮助解决10 年赤字开支的后果。
1937:乔治·奥威尔在西班牙内战与法西斯的战斗中被射穿咽喉,但是
他幸存下来并创作了《向卡塔洛尼亚致敬》。
1937:塞乌斯博士开始在他第一本书《想想我在桑树街上看到它的》里
编构了不得了的滑稽事。
1937:格雷厄姆·格林在一篇影评文章中使用诽谤性文字,该文中谈到
了秀兰·邓波儿“堕落的酒窝”。
1938:梅尔彻家族设立“兰多尔夫·卡尔德科特奖”,该奖项颁给“孩
子们看的最出色的图画书”,第一个获奖者是给《圣经中的动物》一书插图
的多萝西·P·拉斯罗普。1939:“袖珍文库”开始批量生产每册25 美分的平装书,引发了美国出
版业的革命。第一套10 本包括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悲剧,一本自我完善之书,
一本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神秘小说和“小孩子们”。
1939:路德维格·比梅尔曼斯的《玛德丽娜》以无数美国小女孩的思想
和心灵博得了巴黎人的青睐。
四十年代:
1941:塞利纳论希特勒的“反犹太人主义”:“希特勒以为大多数人只
喜欢极少数的人⋯⋯在我这方面,我热爱绝大多数人”。
19428 9 日“书评”上登出畅销书排行榜,过去的7 年里也断断续
续列出过该月的排行情况,其根据来源于一家书籍批发商的销售数字。
194212 本金色的小书面世,每本42 页,售价25 美分,在5 个月内销
售出150 万册。
1943:瑞典科学院提议恢复自1939 年以来被中止的诺贝尔文学奖,做为
推进和平进程的一项举措。但有几位成员认为德国占领军仍在欧洲,局势很
混乱,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中断。
1944:库特·冯内果在布拉格战役中被德国士兵俘虏。
1944:威廉·S·巴勒斯成为吸毒的瘾君子。
1945:书评“开始辟出第一期犯罪/神秘专栏。
1946:法国当局起诉莫里斯·杰罗蒂亚斯出版亨利·米勒的作品;这是
法国自1844 年《包法利夫人》以来第一起“风化”案件。
1946:本杰明·斯波克博士所著《婴幼儿保健常识》第一版问世。出版
家后来宣称该书是20 世纪最畅销的书,其它人声称该书是美国出版史上最畅
销的书(《圣经》除外)。
1946:埃兹拉·庞德被送往专为有罪的精神病患者开设的伊丽莎白医院。
他在那里度过了12 年。
1946:杰克·凯鲁亚克遇见内尔·卡塞蒂,后者即将成为小说《在路上》
迪安·莫瑞尔蒂的原型,他们两人很快就计划一场穿越全国的旅行。
1947:《晚安,月亮》玛格丽特·怀斯·布朗著,克莱蒙特·哈特插图,
塑造了第一批睡觉的小红松鼠。
1947:劳拉·Z·赫伯逊所著《男人的协定》写一个基督徒冒充犹太人,
这是对排犹主义和陈规陋习的挑战。
1948:泽尔塔·塞莱·菲茨杰拉德,小说《华尔兹拯救我》的作者、诗
人,死于一家医院的火灾事故。
1948:阿尔弗莱德·金西所著《男人的性行为》力图把科学带进卧室。
《女人的性行为》1953 年出版。
1949:《书评》所有的评论文章增加了作者简介。
1949:玛格丽特·米切尔在亚特兰大被一辆急驰的汽车撞倒并死去。
五十年代
1950C·S·刘易斯所著《娜亚编年史》的第一册《狮子·女巫和衣柜》
问世。
1950: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诗歌《安妮·艾伦》获得普利策奖,这是
普利策文学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位黑人作家。
195018 岁的维·苏·奈保尔离开他特立尼达的家来到牛津。
1951:“书评”的第一部分:完全献给孩子们的书于11 11 日开始印
行。
195216 岁的艾伦·金斯堡在厄利·威尔逊的报纸专栏里发表了一篇笑
话,署名是伍迪·艾伦。
1953:詹姆斯·鲍德的第一本书《罗雷莱的赌场》出版——几年无人肯
定该书。
1953:奥林匹亚出版社在巴黎成立,次年,用法语和英语出版了《O
故事》。
1953:雷伊·布雷德伯里所著《华氏451°》提醒我们书籍仍将会被焚
毁。
1954:威廉·戈尔了的《蝇王》永远改变了我们对孩子怎样成为孩子的
看法。
1955:《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出版,第一版内容包括所有的诗歌的诗
稿遗文。
1956:《佩顿·普雷斯》开始发售,记得是谁写的?格雷斯·麦特连斯。
1956:詹姆斯·鲍德温新作《乔瓦尼的房间》塑造了新角色——白人和
寻欢作乐者。
1957:詹姆斯·埃吉出版《家庭中的死亡》,两年后作者去世。
1957:塞启斯博士的《帽子里的小猫》和艾尔斯·霍默兰德的《小熊》
发表。他们的可爱童心,有节制的语言,及他们所创造的系列,取代了小红
松鼠和它们的后代狄克和吉思。
1957:哈罗德·彼特还在做演员的时候,即应一位作家朋友之邀试着写
作剧本。
1958:塞缪尔·贝克特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无名的人》(前两部是《莫
洛依》、《马洛纳正在死去》)在英国出版。
1958:苏联当局迫使《日瓦戈医生》的作者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拒绝
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1958:国内收入署(I·R·S)到逮捕了艾德穆德·威尔逊,罪名是自
194655 年没有交纳个人收入所得税。
1959c·P·斯诺在他的演讲《两次文化和科学革命》中警告说,西方
知识分子的生活正在分化为“文学的”和“科学的”两大派别。
19591928 年由私人在意大利出版的《查泰菜夫人的情人》被美国列为
禁书,5 3 日被评论。
六十年代:
l960:保罗·古德曼所著《成长的荒谬》在60 年代大出风头。
l960:艾伦·特鲁里的《建议与内容》获普利策小说奖;索尔·贝娄的
《雨王汉德逊》角逐失败。
1960:小说家、社会批评家,曾是过“哈莱姆复兴”中的明星的佐拉·尼
勒·赫斯顿,被葬于佛罗里达州一家贫民公墓。
1961:简·雅各布斯攻击现代城市重建的著作《美国大都市的死亡及生
存》出版。
1962:米切埃尔·哈灵顿著《另一个美洲》,播下了向贫穷宣战的种子。
196211 8 日,一场持续114 天的报界罢工开始。艾德穆德·威尔逊
这样观察:“《时代》周刊的消失⋯⋯印刷工人罢工的同时,我们意识到它
从未存在过。”《纽约书评》诞生于1963 年。
1963:在其老友艾迪斯·比亚夫去世后数小时,让·科克托相继去世。
1963:曼利彻·森塔克所著《野蛮的东西在哪儿》改变了对孩子梦境的
理解,l964 年获得卡尔德科特奖。
1963:诗人约翰·荷兰德声称“纽约时报书评的缺点是甚至存在于撰稿
人之间的桌边谈话。”
1963:玛丽·麦卡锡的小说《成长》显示出一个知识分子也能够创作出
性的、商业化小说。
1964:美国官方出版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美国读者自1963 年起
即开始将这部小说从法国走私入境。
1964:让-保尔·萨特决定不接受诺贝尔文学奖。
1965:罗伯特·洛威尔写给林登·B·约翰逊总统的信成为头版新闻,他
说他只有在“最灰心,最怀疑的”时候才能接受美国的外交政策。洛威尔拒
绝出席在白宫举行的艺术节。
1965:艾伦·金斯堡在布拉格被捷克斯洛伐克的学生们选为五月之王。
此事发生在1968 年“布拉格之春”以前。
l966:以“法妮·希尔”著名的《一个欢乐女人回忆录》,216 年前首
次在英格兰面世,在美国得到官方许可出版。
1967:威廉·斯泰伦的小说《南特·吐纳的自白》无意中引起了民族问
题有史以来在文学上的大辩论。
1968: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两年内米兰·昆德拉失去了教职,他的著
作被逐出捷克斯洛伐克的各图书馆。
1969:伊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了他的第100 本书。到他1992 年去世为止,
他共出版了400 多本著作。七十年代:
1970:吉姆·布顿的《四个球》震动了棒球界,开创了无所不说的回忆
录先河。
1970:《你在这吗?上帝,是我,玛格丽特》,朱迪·布鲁姆著,明确
揭示了从前被出版物掩盖的青春期真正的焦虑。
1971:《时代》周刊华盛顿分社的通信员尼尔·席汉,针对33 本有关越
战的书写了一篇论战性的书评,在第1 页登出,这些书的作者有西蒙·M·哈
西,乔纳栅·斯盖尔,泰尔福德·泰勒,诺姆·乔姆斯基和戴维·戴灵杰。
1971:阿比·霍夫曼的作品《窃这本书》在书店里引起了一些混乱。
1973:艾利卡·琼格《害怕飞翔》出版。如果你不理解,可以参阅《性
的快乐》一书中的插图,阿历克斯·卡姆夫特著,一年前出版。
1973:尤多拉·韦尔蒂以其自传意味很浓的小说《乐观者的女儿》获普
利策小说奖,这位密西西比河的女作家,二战期间返回她现今仍然居住的杰
克逊之前,曾在“书评”编辑部工作。
1973:安妮·赖斯耗时5 星期,将她的短篇小说《访问吸血鬼》改编成
长篇。
1974:鲍勃·伍特沃德和卡尔·本斯顿合著《所有做总统的男人》,恰
在水门事件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之前问世。
1974: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被苏联驱逐。
1975:保罗·斯科特以《购物分割》结束了他的系列印度小说《统治四
重奏》,前三卷分别是:《王冠上的珠宝》、《刻毒的日子》及《沉默之塔》。
1976:爱尔文·豪所著《父亲的世界》有助于使一代人怀念下东区。
1977:斯蒂芬·金的《照耀》照亮了他冷森森小说的道路。
19779 11 日,每种畅销书的书单目录增加到15 本,开始根据电脑
计算销售数额。
1978:以萨克·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88 9 日,为期88 天的的报界罢工开始。在工作停顿期间,一群
纽约小丑,克里斯托芬·瑟弗,诺拉·艾弗龙,乔治·普列姆东,泽西·科
辛斯基,出版了《并非纽约时报周刊》。
八十年代:
1980:莉莉安·海尔曼起诉玛丽·麦卡锡,要求赔偿225 万美元。因为
麦卡锡说海尔曼:“写的每一个字,包括‘和’及‘这’都是谎言。”
1982:第一批四卷本适合女学生阅读的健康的平装本系列《保姆俱乐部》
问世,安·M·马丁著,现在该套书已有包括作者自传在内的250 种。
1983M·斯科特·匹克所著《较少彼旅行的道路》自10 16 日登上畅
销书排行榜。此后在榜上停留数星期。这周该书已在平装书排行榜上出现672
次。远远超过其它的书。
1983:明尼阿波利斯城市委员会通过一项条例,规定色情文学是对妇女
性犯罪的一种形式。
19841 1 日“书评”推出“摘要版”,“新书好书”和“乐趣摘记”,
重新设计畅销书排行榜,包括一个独立部分,建议和入门书。
1984:船舶研究出版社推出汤姆·克兰西著《追踪红色十月号》,已售
36 万册。
1985:克里斯·冯·奥斯伯格所著并插图的儿童读物《南北极解释》在
成年人所读书一栏上榜。
1985:安杰丽卡·加尼特的回忆录《为善良所欺》给布卢姆斯伯利集团
一个新的解释。
1986:《两个世界的陌生人》连续上榜3 个星期,该书是吉恩·哈里斯
的自传,他于1980 年谋杀了另一本畅销书《药物节食完全疗法》的作者海尔
曼·塔诺沃医生。
1986:罗伯特·本·沃伦,迄今唯一一名荣获普利策小说奖和诗歌奖双
奖的作家,被授予为美国第一位桂冠诗人。
1987:托妮·莫瑞森的小说《被爱》没有获全国图书奖,引起48 位黑人
作家发布一份抗议声明,l988 1 24 日在“书评”上登出。
1987:布里莫·列沃伊被发现死在他家中的楼梯井脚下,显系自杀。
1988:伊安·汉密尔顿出版传记《寻找塞林格》,塞林格胜诉,不许汉
密尔顿使用他未发表过的书信,该书于是被大量修订。
1989:作家沃克拉夫·哈维尔当选为自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19892 14 日,霍梅尼宣布,因为《撒旦诗篇》,萨尔曼拉什迪一定
得死。
九十年代
1990:小说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决定性竞选中失利,他想成为
秘鲁总统的企图落空,之后他声称:“我决不再为任何原因卷入,我决不再
中止写作。”
1990:哈罗德·布鲁姆提出,在《约伯书》中,被称做“约伯”或“崇
拜耶和华的人”的古希伯来学者,即《圣经》的作者,是位女性。(见塞缪
尔·勃特勒,1897
l990:《米里埃的书》在非小说类的排行榜上位居第一,这得归功于住
在布什白宫里的一只英国小猎猫。
1991:南丁·戈迪默成为南非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19936 6 日,“书评”第一次使用彩版印刷。在夏季阅读一期发行,
其标志是一幅很大的有斑点的蛇的图片。
1994:书评”评论了它的第一张“光碟—CD”《艺术之谷软件》,3 6
日出版。
19949 月,已回到俄罗斯的索尔仁尼琴成为他自己电视访谈节目的主
持人,不久,他撤除了所有参与的客人,自己做全部谈话,1 年后,该节目
由于收视率过低而停止。
1995:到处都在阅读简·奥斯汀的书。人们通过电影发现(或重新发现)
了奥斯汀的作品。
1995:马丁·阿米斯震惊了伦敦文学界,他把近80 万美元的小说《信息》
的预付款全部吃了。
1996:曼哈顿一家法庭判决兰登书屋得额外加付给艺员、作者琼·柯林
100 万美元,因为它违约收回了该给她的120 万美元预付金。
1996:不出名的作家乔·克雷恩因其作品《原色》出人意料地畅销而致
富。


觉 醒──《我生命的事情》, 海伦·凯勒著
“有人在汲水。我的老把我的手放在水龙头下。当清凉的水流冲洗着我的一只手,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中写下‘水’个字,先是慢慢的,然后渐渐加快。我在那儿,一,全部精神都集中在她手指的每一次移上。突然我得好像模模糊糊起了一些已经遗忘的西——我感到一种往事重来的栗,那言之一下子迎刃而解。我知道了‘水’就是指流我指掌的那美妙凉爽的西。是个活生生的字,它醒了我的心灵,了它光明、希望和欢乐,使它重新生!”

时代的悲剧──《黑人的灵魂》, 威·爱·伯·杜波依斯著
《黑人的灵魂》一书较清楚地阐明了黑人问题的复杂程度,因为它说明至少一些黑人的渴望中的关键处仍然还是要求取消种族隔离。是因为黑人车厢,因为在南方,他不能与白人在一起抽根烟或喝杯咖啡的事实,使得亚特兰大大学的杜波依斯极为恼怒并转而支持黑人。这位作家坚信,总有一天这个种族界限终究会像早晨的薄雾一样消失掉,与此相对立的是南方白人同样坚定的信念。但是,他同时又承认种族界限是个“很棘手的问题”,而且就相当长一段时间来说还会持续如此。
    本书作者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是代表许多受过教育的黑人在讲话。他主要提出了两个反对意见:第一,华盛顿并不是由于他所属种族所遭受的苦难,而是由于白人的支持成为他的种族的领袖;第二,通过向现代商品精神投降以及将提高个人的努力局限于实际教育和获得财产与得体方式,他实际上最终在将黑人与那些更高一层的灵感割裂开来,这些更高层次的灵感,用杜波依斯的话说来,是使得一个民族伟大的唯一的东西。比如,据说华盛顿很清楚地要求黑人至少在目前要放弃如下3 种东西:
1.政治权利;
2.对平民权利的坚持要求;
3.对黑人青年的更高层次的教育;
而是应该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工业生产、教育、财富积累以及与南部妥协,这
个政策被勇敢而持续地倡导鼓吹了15 年,而且大约胜了10 年。那么,作为
这种棕榈树枝般柔软让步的结果,我们都得到了些什么样的回报呢?在这些
年里所发生的事是:
1.剥夺黑人的权利;
2.给黑人制造出一个合法的低人一等的地位;
3.逐渐地稳步减少对黑人进行更高层次培训的科研机构的援助。
当然,所有这些动向并不是华盛顿说教的直接后果, 但是,毫无疑问,他的宣传加速了这些动向的形成。
    :“我出于良知感到必要求3 样东西:1.选举权2.公民平等3.一代按其能力行教育。”

心灵之潮──《卡拉马佐夫兄弟》
    英国和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都相继因其大胆泼辣却又愚蠢的草率作风赢得了成功,但是,就像他们已不再运用老式的严谨手法一样,他们也不再像俄国作家那样,仅仅阐述自身的简单真实,或者让他们的人物来讲述人物自身的简单真实。他们通过坦白来制造错觉,正如他们原先的克制即是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一样。
    俄国小充斥着从人院逃走的子和没来得及被送入人院的精神病患者。如果他己有了种看法,那么卡拉佐夫兄弟的史会一步鼓励种无害的想——俄国比一座大人院好不了多少,而里面的看守和病人一受着痛苦的煎熬。
    作为一个西方人,他是在一种完全不同的,有着打折、回扣以及折衷的体制中游戏人生,因此从他的观点来看,慢性歇斯底理渗透于人一生的命运之中。难道我们不是小心翼翼、精打细算地平衡着我们的喜悦和忧伤,计算着我们能付出的爱,提前弥补着我们的罪过,在无法装腔作势、虚与委蛇之时为美德付出代价,同时培养自己那基于商人的聪明之上的常识吗?
    换句话说,我们同意用这样一个计划安排生活,它既能使我们自己可以忍受生活,又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在表面上为上帝和我们的同胞所接受,那就是永远不要,哪怕是对自己也不要承认生活的真相中最糟糕的那一部分。但是俄国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在谈话中倾吐了心灵的全部内涵。
    每一个人全都和托出真相,你惊恐地感到么多真相是多么的不正当。
    约翰·高尔斯华绥首先指出俄国作家的一种普遍倾向,一种要将所有的东西都倾泻而出,直到精疲力竭的写作习惯。

一个男孩最好的朋友──《儿子和情人》,戴维·赫伯特·劳伦斯著
    这本书的女主人公不是心爱的姑娘,而是母亲。小说以母亲的婚姻开始,以其悲剧性的死亡而达到高潮。儿子保罗·莫瑞尔和其母相互的爱是两人生命的源泉。
    是一个与其令人同情不如使人感趣的人物。他的弱和精神依靠的需要都使人很他表示蔑。他又不断地试图从另外两个女人那里找到力量,而事上,只有他那杰出的,不屈不的母才能帮他。一点他一直都有所察,但直到最后他才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他感觉到玛丽安正在把他的灵魂据为己有,而正如他母亲所说,这种感觉让他失去一切。两人之间心灵上的冲突盲目而无意识,这正是对人物内心深处的力量的最好揭示,而人物本身却经常对此一无所知。

美妙的疯狂──《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著
    他力图告诉我们他在40年感知思索的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们的故事,向我们描述他们的行为、语言并分析他们的动机;向我们叙述那个肮脏、动荡、因为酗酒和主宰一切的教权而变得有毒的“世界”给他带来的影响。他是一个富于情感的盖尔特人,一个自我中心的天才,他最大的乐趣和消遣便是自我剖析,一生最重要的事便是在笔记本上像照相一样准确、像鲍斯威尔一样忠实地记下遇到的事、听见
的话。更重要的是,他决心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讲述这一切,不是像以往那样平铺直叙地叙述,按部就班地安排思想、事实、事件、语言文字是受过教育并有一定修养的人都能看明白的,而是对古典的散文和流行的俗语进行戏拟,对圣经文学故意曲解、语言上采用有节奏的散文,并故意不连贯,所用的象征玄妙莫测、隐密难辨,只有在这方面受过启蒙或是知识极为广博的人才能理解了。简而言之,乔伊斯先生是通过用一切英语语言,或者说是用魔术师才能想出来的骗术和幻象来讲述。
    可以《尤利西斯》比有的任何一本都更完美地揭示了一个人的个性。梭的《》、弥儿的《日》、彼什科尔泽夫的《箴言》以及卡斯娃的《回忆录》和它相比,只是超一流之下的一流物。
    告别时髦女郎──《了不起的盖茨比》,佛·斯各特·菲茨杰拉德著
    通过敏锐的内心洞察,菲茨杰拉德揭示了这些人的卑贱的灵魂、冷漠的内心和沦丧的道德。他无法憎恨他们,因为他们虽冷酷自私然而非常愚昧,只能引起
人们的怜悯。
疾病:一种隐喻──《魔山》,托马斯·曼著
   通过他,作者使其视角更加超然,超脱于平原地区人们的所思所虑,而更倾向于去思考较抽象的问题,汉斯·卡斯托普通过对自身的透视,思考其自身的来源,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意义,以及世界对他的意义,来打发疗养院中漫长的、一成不变的时光。卡斯托普还和其他病人接触。他们代表了生活哲学的各个层面,不管是有条有理的,思想明晰可辩的,还是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生命观。作者逐步地,最后让人强烈认识到:在这个远离尘嚣,静止如水的疗养院里,通过汉斯·卡斯托普消极倦怠的人格,作者从纷繁的现代实在中塑造了一个体现各种价值观的综合体。
    读者只要稍加留心,就会意识到托马斯·曼是一个默默的、然而孜孜不倦的贵族原则的鼓吹者。

仇恨的礼赞──《我的奋斗》,阿道夫·希特勒著
    1648 年结束的“三十年战争”使德国的人口由2400 万下降到400 万,法律开始允许一夫多妻,海登堡的市场上竟然供应人肉,只有那些强壮无情的人幸存了下来。
    德国人崇拜大部队行进时的脚步声,军乐队奏出的雄壮乐曲,飘扬挥舞的旗帜,成百上千人唱的震人心魄的歌曲以及战争那“壮丽的气氛”。希特勒正是投合了德国人的这种感情,于是,今天的德国成了一个兵营,也许还没有装备武器,但是在心理上——如果不是物质上——它是一个时刻准备发动战争进行征服和报复的大兵营。假如希特勒不是代表了德国大多数人的想法和野心,那么他决不会获得这样大的权力。
    在希特勒设计的理想国度里,孩子出生后并不能马上成为公民,而是“国家的臣民”。只有在他接受了为每一个德国人设计的学校教育和体能训练,而后在统一的军事系统中参加军事训练后,“这个年青人,如果他健康而且档案中没有污点,才会被授予公民权”。“德国女子是国家的臣民,但是婚姻可以使她获得公民权。”
    在这个斯巴达式的国家里,所有公民都要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的体能和军事训练,而财产和出身则毫无意义。这个统一的国家则由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统治。
     不管怎么样,德国人在他们的土地上做什么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除了
一件事——他们对犹太人的迫害和驱逐。
    当我们阅读希特勒针对一个曾经为人类科学、医药、外科学、音乐、美术、文学以及所有人类的崇高追求而培育了无数伟大人物的民族的仇恨礼赞时,我们不禁充满哀伤,同时为世界的未来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