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月曜日

《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

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近代日本汉学的“关键词”研究:儒学及相关概念的嬗变》 陈玮芬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第二章 “汉学”,“儒教”,“孔子教”与“支那学”——由“儒学”的表述论近代日本汉学之内涵与特征。

1. 黄俊杰 《试论儒学的宗教性内涵》 《台大历史学报》 第23期,1999年。儒学的“宗教性”和“礼教性”溶渗成一体,可以说,儒家经典记录了儒者企慕圣域的心路历程。
2. 子安邦夫,《儒教文化的多元性》,《思想》,第883号,1998年。
3. 池田秀三,《自然宗教的力——儒教を中心に》、岩波書店、1998年。
4. 海老澤有道、大内三郎 《特集:キリスト教と神・儒・仏の衝突と融和》、季刊 日本思想史 1978年。
5. 汉字语词通常隐含了强烈的象征意义,但是只要改变其表达方式,就很容易淡化它本来承载的历史意义。
6. 『日本近代思想大系』、第10冊、岩波書店、1988年。『学問と知識人』
7. 松本三之介 「新しい学問の形成と知識人――阪谷素・中村敬宇・福沢諭吉を中心に」
8. 『明治文化全集』、日本評論社、1992年。
9. 家永三郎 『日本思想大系25』、岩波書店、1970。林羅山、『排耶蘇』1606。「天主」と「理」等キリスト教の教義の論争。
10. 岡田武彦 『日本思想大系47』 『近世後期儒家集』、安井息軒(やすいそっけん) 《弁妄》。他一字一句地阅读圣经,躬身学习基督教义,然后以科学实证的角度进行判教。认为基督教作为西洋文明的本质,其根本精神是由万民“平等”的观念所支持的,然而这样的观念并不合乎日本的国体和国民性。他主张理想的世界不当仰赖神明支配,也不以平等为目标,而是由具备儒学知识的士大夫所支配,阶级分明秩序井然的世界。
11. 大久保利謙 『明治啓蒙思想集』、筑摩書房、1967年。
12. 町田三郎 『江戸の漢学者たち』、1998。
13. 渡辺和靖 『明治思想史』 「明治期『漢学』の課題」。“汉学”备受洋学者的尖刻批评,汉学者为了伸张自我的正当性,将西洋社会科学与清朝考证学一并纳入思考,自主地修正“汉学”的内涵——放弃形而上意义,而显露出折衷的倾向。
14. 《明治文化全集》第4卷,《宪政篇》,日本评论社,1928年。
平田派复古神道家的建议,进行“国民教化运动”,以祭政一致的诉求,试图强化天皇崇拜与神社信仰,不过皆告失败。他们提出“祭祀皇国之学神,废止孔庙之释奠”,“以国书取代汉籍素读”等主张,强调祭祀外国人孔子违背了日本固有之道。此类言论遭致汉学者的强烈反击,上述议案也面临被否决的命运。
15. 在西学至上,国学峥嵘的思想界,“汉学”取代了一度繁盛的“宋学”,它的形而上意涵被淡化,企图以实证性与实例性在日常生活中轧上一角。
16. 明治前,中期的汉学者,持续为“收复失土”而努力,当时的主要知识社群除了“明六社”“东京学士会院”之外,尚有汉学者组成的“共存同众社”,“交询社”,“思齐社”,“斯文学会”等等。--
17. 明治年間における漢学研究史・漢学論 / 三浦叶著 文,中国思想。
18. <「斯文学会」の形成と展開――明治期の漢学に関する一考察> 《中国哲学論集》、21号、1995年。陳瑋芬
19. 《明六杂志》《东京学士会院杂志》《斯文学会杂志》多见当时对汉学实效性的讨论。
20. 《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卷十,学问与知识人。中村敬宇,强调汉学并非与洋学对立,而与洋学密切相关,时而包摄洋学,时而成为洋学的基础。
21. 重野 安繹 (しげの やすつぐ)1827~1910 『重野博士史学論文集』
22. 島田篁村【しまだ・こうそん】天保9.8.18(1838.10.6) 没年:明治31.8.27(1898)
23. 对重野和岛田来说,“汉学”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批判“宋学”——即朱子学之思辨性——的意义。他们都任教于东京大学“和汉文学科”,“古典讲习科”。《东京学士会院杂志》 综合图书馆,书库。
三,“儒教主义”式的德育
24. 儒教,1880年代以后经常可见于文献中。
25. 吉川幸次郎 『東洋学の創始者たち』1887、天皇到东京大学视察,对日本举国上下洋学热表示忧虑。理工科再发达也无法治国。
26. 本山幸彦 『明治国家の教育思想』 在上文的“政策宣示”下,政府的教育方针由主智主义转向儒教主义。
27. 小泽三郎《内村鉴三不敬事件》,东京,新教出版社,1980。
28. 井上哲次郎,<宗教と教育との関係につき井上哲二郎の談話>、<教育と宗教との衝突> 《教育時論》、280号。『日本哲学思想全書・第15巻、教育論一般篇』、平凡社、1980年。
29. 藤田省三,『天皇制国家の支配原理』。儒教必须在本身的历史系谱中,把残存的少数体系性,理论性割离,化约为“日常的规矩”,才能在近代日本坚韧地存活,并且和当时的诸思想结合。
30. 1910年前后,“国民道德鼓吹运动”,井上哲次郎:《国民道德概论》,三省堂,1912。服部宇之吉,宇野哲人,小柳司气太。提出国家至上主义式的儒教解释,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忠孝一致”的强调与“易姓革命”的否定。
31. 服部宇之吉 《孔子及孔子教》,1917年。“儒教之真髓在于孔子教。此真精神在支那久遭遗忘,或为三民主义所误而无法发扬光大。。。。。。反观吾国将孔子教完全地保存,普及时。。。。。。。”
32. 戸川芳郎 <漢学シナ学の沿革とその問題点>、《帝国文学》,1895 “支那民族之思想乃吾人极需关注者”
33. 津田左右吉 <東洋文化とは何か>、《シナ思想と日本》、岩波書店、1938.
34. 家永三郎 《津田左右吉の思想史の研究》、岩波書店、1972.上田正昭《人と思想――津田左右吉》、三一書房、1974年。江上波夫《東洋学の系譜》、第一集。子安宣邦《方法としての江戸》。
35. 孫歌、《“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第三章 “东洋”“东亚”“西洋”与“支那”——近代日本对国家主体性和普遍性的企求。

36. 橋川文三 (はしがわぶんぞう) (1922~1983) <日本の儒教の流れ> 《昭和維新試論》、朝日新聞社、1993年、197頁。“为什么要把历史和国情均迥异的古代中国思想,当成是可以支持日本之特殊政治社会本体的思想,再三回顾并引用呢?一,精英分子在明治开国当时,试图援用儒教思想中的普遍主义,在已经成形的伦理社会中,解读开国后的外交困局,并获致成功。 二,儒教是发源于东亚世界的思想体系,具备普遍性。在日本自古便扎下深厚的根基,是日本人最熟悉的思维模式。三,虽然儒教教义本身具备普世性,日本的儒教信徒却偏好以特殊主义来理解它,将儒教结合日本固有信仰,视为民族思维,加以运用。”
37. 井上哲次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富山房,1924年。启蒙思想家倡导的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腐蚀了我国民之道德心”。然而此道德心是“东洋道德之精神”,自己致力于阐扬“我国民道德心之本质”,欲将此精神推广到全世界。他列举阳明学传入日本后与神道结合的史实,说明阳明学的“日本化”,彰显国家,民族精神的优越性。
38. 井上哲次郎<新東亜の文化と日本の使命>、《東洋文化とシナの将来》、理想社、1935年。“东洋文化”——“道德主义”,西洋向来长于物资文化,以至于堕落为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西方的没落??
39. 岡倉天心、『東洋の思想――アジアは一つになり』
40. 日本天皇,“祭政合一”的统治模式。-- 神道信仰具备两种社会文化功能,一,合法化以皇族血缘为核心的权利系统;二是籍由神谱的连结,令天皇具备凝聚人心和动员社会的能力。
41. 宫崎市定 《东洋史上的日本》,《宫崎市定全集》,岩波书店,1993年。第21册。“终端文化”。他观察西方文化向古代中国和日本传播的路线和方式,指出贯通东西的交通大干线中,日本是为极东的终点。铁制卡车和青铜制的幌马车几乎在同时间输入还在新石器时代酣睡的日本,引起了很大的骚动。“终端型文化”的特征,中央与地方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落差,像是地势的倾斜,而文化则有如瀑布一般,由大陆流向日本中央,再由中央汇至地方。
42. 井上哲次郎 《明治哲学界的回顾》
43. 家永三郎 《教育敕语成立的思想史的考察》《史学杂志》,1946年。
44. 井上哲次郎 《儒教的长处短处》,东洋哲学,第15号,1908。
45. 服部宇之吉的“孔子教”论——关于“革命”及“团体”说的考察。康有为等人提倡“孔教”,腹部宇之吉在中国期间受其启发,在日本倡导“孔子教”。
46. 对历史上的败者的关注。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