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5日日曜日

社会思想名家

masters of sociological thought
序言
1,思想并非均来自孤立的头脑,每种社会思想都有其智识前提,并且与作家的生命史相联系。
2,庸俗的意识形态分析,用自以为是的小人攻击代替理智的分析,对第一流人物进行诽谤和“揭露。”
3,怀特海 “一门科学,如果不能果断地忘掉其创立者的话,就会迷失方向。”
4,尼尔斯 阿贝尔 “我认为一个人要想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他应该向大师学习,而不是向学生学习。”
5,歌德,你必须把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赚过来,才能占有它。
6,批判地阐述,通过阐述者或解释者的头脑折射式地反映这些思想。--阐述者与被阐述者之间的论战。
7,很多著作试图阐明马克思或者韦伯或者帕雷托究竟表达了什么看法,但很少有人试图用社会学家的工具探讨社会学思想家在他们各自所初的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套理论和方法的验证,首先从自己开始。)
8,社会出身,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网或听众如何反映在一位理论家所讨论的问题之中,或者反映在他毕生事业总方向上。
9,令人惊奇的是,当科学史家在他们的著作中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会学的概念和方法的时候,社会学史专家却大多忽略了这个方面。
10,社会学家在研究地位较低的人感到应付自如,但研究地位较高的人,则感到困难很多。
11,孔德 人类在研究自身之前首先必须经过若干阶段和步骤,以便先认识人类周围的环境。
12,韦伯,why提出价值中立?当时,社会科学家的工作是增加德意志帝国的荣耀,韦伯要将之解放出来。
13,个人心理特征亦可以影响一位思想家的特点。如爱利克 埃里克森的研究《Young Man Luther》
14,学者开始学术生涯的时候,社会上主要的学术倾向为何?,他所汲取的思想源泉为何?他所反对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1,1798~1857
2,自然主义的关于社会的科学。用自然界的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人类与自然一样服从普遍规律。
3,社会动力学(社会进步)and 社会静力学(社会稳定)
4,牛顿时代开始,自然科学家放弃了,最初原因和最终原因的探讨,代之以“连续性和相似性的恒定关系规律”的探讨。
5,新科学依赖“推理和观察”。科学理论以观察到的事实为根据,而没有某种理论的指导就无法观察到事实。
6,“掌握了现象的规律,从而能够预见未来,我们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逐一改变现象。”
7,只要人们仍然认为社会事件“总是面临立法者,人和神的偶然干预的干扰,科学的预见就不可能产生。”
8,如果人类不遵循规律--无法采取任何一致的行动改善自己的命运--人们追求不同的利益,发生冲突--霍布斯的社会模式(只有权利和对权利的赞同才会产生类似秩序的东西。)
9,社会基本规律,社会行动的范围都受到社会有机体的正常活动的必要的限制。
10,“科学的作用不在于支配现象,而在于改变现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现象的规律。”
11,实证科学否定了传统的权威,孔德坚持,一切都是相对的。但承认科学的权威。科学事业有自我修正的性质“一切对存在本质,对存在的最初和最终原因的研究都必定是绝对化的,而对现象规律的研究则必定是相对的”

研究方法
1,观察,实验,比较。
2,观察并非五目的和收集杂乱的事实。需要一种预备性理论。现象的静力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
3,人类进步法则。“我们的每一种知识,都相继经历过三个不同的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的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在最后的实证状态中,心灵不再徒劳地寻求绝对观念,宇宙的起源的终极,现象的原因,而致力于现象的规律,即承续和相似的恒定关系。”
4,智力是其解释人类进步的主要依据。

区分现象和本质,对现象的理论研究,和对本质的理论研究,并不是冲突的,语法上似乎存在问题,但是孔德的解释应该说的过去,但新问题是,现象的理论研究和本质之间的有什么关系呢,层次不同的问题?理论的分层。

科学层次
1,社会学中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分开,不是两类事实的区分,而是理论的两个方面(秩序与进步)的区分。秩序,社会存在的诸条件之间的持久的和谐,而进步则是社会的发展。
2,孔德用生物有机体作类比来看待社会,但是他很清楚,这种类比的思维随后会带来许多困难。eg,社会有机体无法用物质手段结合为一个整体,只能用精神纽带 (语言 宗教),分工的纽带。
3,孔德从语言,宗教,分工等社会现象对较广泛的社会秩序的作用这个角度去研究这些现象,而不考虑它们自身的意义--社会功能分析学家。

規範學説

1. 实证主义制度将以爱为原则,以秩序为基础,以进步为目的。古往今来的利己主义倾向将被利他主义和“为别人而生”的指导思想所取代。个人将充满对同伴的爱,将尊崇实证主义的灵魂工程师。晚年的孔德,把自己不仅看作是一个社会科学家,而且首先是一个新宗教的先知和创始人。

2. 孔德,杰出人物统治论。

3. 以新建的精神权利为基础的统一的社会秩序。

4. 孔德纪念他的“天使”,《实证政治体系》,感情高于理性,感情高于智慧,女性的温情对长期受到冷酷的男性理智统治的人类所具有的医治力量。

5. 署名:宇宙教创始人,人道宗教的大祭司。

6. 孔德,年轻时,热情的共和主义者,提倡公民自由权——鼓吹服从的美德和秩序的必要,“秩序”“进步”——最后几年,秩序的分量更重,对秩序的渴望,倒向旧制度首领。

7. 传统主义者,一个社会加入不是由道德的一致性结合起来的,必然会崩溃为彼此互无联系的个人的一团散沙。一个社会假如没有合法权威的牢固支撑,没有等级制度,就是不能发展不能活动的巨大怪物。社会要么是一个有机整体,要么什么也不是。

8. 卢梭,“每一事物从万物创造者的手中出现时都是善的,到了人的手上,每一事物都腐化堕落了。”博纳尔则断言社会是优越的。社会创造了人,使人成为人。“我们本性是恶的,通过社会成为善的。野蛮人不是人,甚至不是童年的人,他只是个堕落的人。”

9. 传统主义者认为,启蒙运动的基本错误就在于把社会看作服务于人的目的。

10. 传统主义提出,社会群体这一概念,反对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社会观。大革命毁坏了那些给人安全感的群体,那些群体保护着个人,把个人的追求纳入总体结构之中。

11. 博纳尔 de Bonald

12. 传统主义心目中好的社会是多元社会,社会有好多权力构造。

13. 秩序,等级制,道德社会,精神权力,群体优先于个人,这些传统主义的主张在孔德心中引起共鸣。孔德不能接受的是传统主义者的倒退观点,理想的社会不在中世纪。

14. 孔德赞美斯密的分工的观点,但不赞成,市场的自动调节,自由放任主义。

15. 暴发户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他们可怕的贪婪似乎没有像过去的统治阶级那样被感恩所抑制。他们大多出身低微,既没什么家庭背景,也没受过多少教育,全靠个人奋斗干出一番事业。

16. 当他明白自己永远不会得到所盼望的职位时,他决定扮演预言家。预言家是孤独的人,可能有门徒,但没有平等的伴侣。

17. 教程和早期著作是写给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看的,文笔干涩,沉闷,有条不紊,而新的风格则丰富多彩,感情洋溢,不够严密。他的早期著作类似笛卡尔的体系,像个精心照管的花园,而现在的著作看上去却像一片原始森林。

卡尔 马克思

1. 1818---1883

2. 斗争学说?社会包含对立力量的运动平衡,对立力量的冲突和斗争导致社会变革。---革命的精神?

3. 斗争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社会冲突是历史进步的核心。

4. 努力满足基本需求和次要需求---参与敌对的联合---社会分工---敌对阶级的形成。

5. 相对主义的历史学者---人与人之间的全部社会关系和所有思想体系,是具体根植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强调历史的具体性。

6. 孔德和黑格尔认为,人类的进化主要来源于观念或人类精神的进化。马克思的思想与之形成尖锐对立。他把人类物质条件的进化以及人类为生存而结合的不同方式作为他的出发点。

7. 马克思认为,外在的社会力量,如地理或气候,不能解释社会制度的变革,因为它们在重大历史转变过程中仍保持相对的稳定。 观念的产生和被接受,取决于某种非观念的东西。观念不是原动力,而是支持人类相互关系的物质利益之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8. 马克思强调人类阶级行为的客观决定作用,但他在把社会和阶级具体化时,并没有贬低个人的作用。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成其为人。

9. 每一种社会秩序的标志,都是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变化,即用适当的技术和技能驾驭自然力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10. 阶级斗争,阶级利益和随之而来的力量对抗是社会历史进步的主要决定因素。

11. 马克思断言,只要存在适当条件,工人阶级注定会发展阶级意识,他还由此争辩说,资产阶级由于资本家之间固有的竞争关系,不能发展出对自己的集体利益的总体意识。

12. 异化,人类历史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的历史,也是人类日益异化的历史。异化的含义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

13. 青年马克思曾问到:在什么条件下,人类把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投射到脱离了他们控制的对象上?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