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金曜日

日本政治思想史 第三卷(天皇制的建立) 信夫清三郎 1980年

1. :天皇制的建立和“国民”的形成。

2. We have made Italynow we have to make Italians

3. 明治维新的两个课题:创立“日本”和形成“日本人”。

4. 重估江户时代,将之看作近代的先驱时代,这种努力是最近学术界的一大特色。

5. 政治史的分期与文化史的分期并不一致。

6. 国民”的形成被提到议事日程是在明治56年,当时赴欧美考察的木户孝允在波兰接触到亡国的人民,很受震动,回国明治67月和9月草拟了关于制定宪法的意见书,强调以国会为媒介来统一人民的必要性

7. 提出的“国民”形式臣民”的形式。How,木孝允和大久保利通所描绘的“君民共治”(立宪君主制)设想,在与同样要求的“君民共治”的自由民权运动的对抗中,屈从于伊藤博文所设想的“立宪君治”(立宪绝对主义)。伊藤博文凭借大日本帝国宪法实现了天皇制的制度,山县有朋则凭借教育敕语宣布了天皇制意识形态了。

8. 日清争使臣民意在人民中扎根。Why,日清战争确立了天皇的权威。

第一章 西南

1. 《海南新志》第5号,1877922日。《希望明治第二次改革》:戊辰革,政府更与治者有关人民无关。要求建立立政体,君民共治。

2. 法国革命始于族的叛乱。

3. 187310月,“征韩论争”,天皇想挽留西隆盛,桐野利秋等人,但无效。天皇不具有作为绝对君主的绝对权力。在任何一个意义上,天皇都尚未成为政治君主。

4. 天皇18726月至8月巡幸后“还幸”,元田永孚上书,“然窃观圣上动静,御苑游幸之乐甚于文物道义之好”要求天皇坐在桌子前研究帝王之学。

5. 木户希望进一步扩大充实皇室制度来提高天皇的权威。

6. 1874112日,《读卖新闻》创刊第一号,宗旨:以深入浅出的笔调启迪妇孺,务期长幼增长见识。创刊第一号,正好是天长节的前夕,广泛向读者宣传天皇的存在。(至此仍然有很多人不知天皇的存在。)

7. 庶民连天皇的事也不甚明白,其生活几乎与旧藩时代无异。

8. 户视察欧美,注意到西欧各国的“农村”,懂得私人内在生活是从底层支持开化,醒悟什么是“真文明”。

9. 地租改正农民起义---why 为确定地税承担者而承认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但它终究是一项为确定租税承担者而采取的财政措施,不是以把农民从封建桎梏解放出来为理想的措施。

10. 木户对准“农村”,检查西欧化和近代化的政策。

11. 大久保把殖产兴业---创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措施。背景:殖产兴业的重心从以工业省为中心的军事工业,铁路电信转移到以内务省为中心的培植传统产业。废除教部省

1. 前原一诚(まえばら いっせい)为核心的荻之乱(はぎのらん)

2. 在松下村塾,受教于吉田松阴。

3. 大偎重信:“前原一诚全民矫改民部,大藏政令,擅自对越后全区人民减免一半租税,断然推行所谓仁政,如此不亦令人吃惊乎?”

4. 前原一诚“东京及其他都市之地,人心投巧轻薄,正气扫地殆尽。农村则全异,努力为之犹可挽救,此必然也。”“方今体制,日本完全是半自主国体制。乃古今未曾有之国辱。若不努力,必不能报答数千年不断之皇恩。万一有事,官吏大抵定奖跑向西洋或美夷。甚至脱离日本国籍而入外国国籍之事今日亦有所闻。”他仍然称西欧各国为“外夷”,“美夷”,这里看得出他与木户之间的区别。

5. 集结在前原周围的不仅仅是所谓心怀不满的士族,最应注意的是松阴的家族。

6. “殉国军”。痛论“对民之疾苦”袖手旁观之非。“今将取道山阴,直趋阙下,精诚进谏,谏而不听,以死继之。”

7. 与民政共同生活的松阴家族与叛乱有着深浅不等的关系,这表明叛乱超越了单纯的士族叛乱,而包含着围绕民政问题---从而也围绕着农村问题---而展开的中央与地方的对抗。前原读了品川过去送给他的德国国法学家布伦奇里所著《国法浮论》(加藤弘之翻译),感到“政府若仿效之,必将改变我国两千年来王土王民之基础。”前原从“王土王民”思想和“外夷”思想出发,拒绝接受中央政府的国家建设所要达到的近代国家的原理。

8. 作为维新改革的国家建设背叛了维新当初的精神。

9. 木户与前原之间没有分歧。他们的分歧在于承认还是接受近代国家的原理。

10. 桥川文三抗议“历史学家对西乡的冷淡态度”。1968论文《西乡隆盛及其反动性与革命性》。“西乡也许甚至梦想进行最彻底的革命,梦想获得最多的自由平等和文明。”

11. 西乡不满“草创伊始,即饰家室,美服装,纳美妾,谋蓄财”的中央官僚的生活方式。认为“事到如今,戊辰之一战亦将完全变成营私之势,实无颜以对天下,无颜以对死者。”

12. 他虽重视武力作为实行改革的保证,但又认为改革之始当先“通过人事而尽绵薄之力”。

13. 西乡对朝鲜的考虑:首先“完全不抱战意,”“通过人事尽绵薄之力”,如果朝鲜拒绝与日本建立新的关系,而发生“暴杀”使节之类的事,那时应明示“应予讨伐之罪”和“应予讨伐之理”,并诉诸武力。他认识到,当前国际政治是按霸道---强权政治---原则行动的。不过,他不是以霸道对霸道,而是打算用王道来对付霸道。

14. 寻找王道与霸道对抗。

15. 桐野利秋(きりのとしあき),《桐阴仙谭》,《时势论》“西乡及鄙人之所见,始终如一。此日本岛,只可指望开发,不可指望维持。进可以讨伐海外,退则不能守此国。古人岂不言乎:欲主一方乃能主一国,欲主天下乃能主一方。此日本亦然,攻略彼方后仅足可保此。若其志始仅在保持,则终何能保持哉?此西乡及鄙人等之所以欲兴兵海外,去年力主征韩之议,其意亦在此也。”

16. 企图借助岛津久光的人,前原一诚,以及中江兆民。1875年,他草拟意见书《策论》通过胜海舟呈给久光。指出“两患”:政府人才不足,财政困难。他主张:1,确立人伦。2,录用人才。3,学习西洋各国的“道学”和“汉土的经传”,以防止“技术”和“法律经济”的理论中常常流露的“轻驰(心志不稳)之习”。4,设立“高额关税”,消除入超的“乱买之弊”。5,增加生产传统产业和引进产业并传习技术以增加出口。6,消减官吏并精简行政。7,建立宪政。他希望出现两位豪杰,开创把日本建设成超过英法两国的“世界第一良国”的事业。

17. 据松永推算,岛津在18758月至9月约见了兆民。幸德秋水记录了这次谈话:久光:“足下所伦甚佳,唯难以实行耳。”兆民说“何难之有,公宜召西乡进京,夺近卫之军,立即包围太征官,事一举而成。今陆军中思乱者颇多,西乡来,定有响应者。”久光无意反叛,与兆民会见后不久便辞去左大臣的职务,前往鹿儿岛隐居。

18. 18761877年警视厅派人潜入鹿儿岛—挑拨私学校为目的。1877年一月,政府把鹿儿岛的武器弹药运送到大阪,激怒了私学校的学生。另外,私学校也派出密探,认为中原等人有刺杀西乡的计划----1877129日,私学校学生袭击弹药库,抢走3万发子弹。

19. 西乡心中所描绘的“惊动天下之事”,是在日本与外国发生危机时,率领私学校学生驰骋挽救这一危机。

20. 西乡现在不得不处理私学校学生暴动的问题。

21. 西乡从中原对自己实行暗杀计划的口供中获得庇护私学校学生的名义。

22. 西乡率兵入京,想质问大久保。29日,又说10日,海军大辅川村纯义和内务少辅林友幸来调查。川村希望会见西乡,他是西乡叔辈椎原与右卫门的女婿,曾经请西乡帮过忙。西乡虽然准备率兵进京,但无意向政府发动战争。西乡也希望通过川村疏通暴动事件。

23. 根据《西南传记》,西乡想去会见的时候,从外面回来的桐野利秋反对会见。他强调“事已至此,又何必去见他?”西乡于是作罢。西南战争与其说是西乡发动的战争,毋宁说是桐野发动的战争。

24. 大山把西乡“不日率旧军队进京”之事在县内布告周知,并公布了警视厅小警部中原尚雄的口供书。县内沸腾起来了,希望从军者蜂涌而至,出现了大山所形容的“天崩地裂之势”。

25. 随同西乡进京的“军队”从西乡意图的私学校学生变成了桐野所说的“鹿儿岛一县人民”,进京的目的也从而开始出现很大转化,从西乡意图的“质问政府”变成了桐野所说的“瓦解朝廷”。

26. 15日发兵,17日西乡跟炮兵一道前进。

27. 在西乡看来,西南战争成了一场以“事天之心”,“纠弹政府首谋者罪根”的“正义”战争。西乡期待各县接踵“起义”。但他终于不打算指挥战争。长谷场纯孝《西乡南洲》,“此役,南洲先生虽为萨军总帅,但未主军务,实际作为司令长官并负责此战役作战计划的乃是桐野利秋。”

28. 土佐乡土史家平尾道雄推论,板垣曾有这样一种意思“若兵力达到了八千至一万,并准备好一支枪和三百发子弹,则将亲自出任三军之将。”

29. 木户孝允4月感觉胸部疼痛而卧床,病情日益恶化,他从1869年起坚持记日记,至187756日停笔。一天他在梦中大叫:西乡亦要适可而止啊,我将亲赴说谕之。26日,木户终于逝世。

30. “八郎传说”,宫崎八郎的弟弟宫崎滔天写道他上前线访问八郎时碰到中江兆民的故事。兆民劝说八郎说“西乡隆盛不是自由民权者,此事恐只不过是暗中卖力,当无名英雄,愿君思之。”八郎答复“让西乡取天下,然后再造反岂不快哉。”

31. 陆奥曾于1874年以《日本人》为题草拟意见书而下野;1875年元老院成立时担任了议官,但他对萨长政府仍然心怀不满,打算先借长轴之力打萨摩,然后反戈打长州。西南战争给他带来了打萨摩的机会。他希望编组纪州部队,拥戴木户孝允,如果可能,则希望由自己亲自担任历史家德富苏峰所说的“明治政府总主宰的角色。”

32. 福泽谕吉,《明治十年丁丑公论》,论述战争的意义和战争留下的教训。论定,西乡“并非迷恋封建世禄旧制之人”,“决非厌恶自由改良,乃真心实意仰慕文明之精神者”,更不是追求“军事专政”,今日战争之根源“在于政府”,并进而论断说,正是政府的“专制”逼得西乡“与政府对抗”,而且“可以说,政府不啻把他陷于死地,又进而杀之”。他指出,政府“若打赢了战争,政府只能更加专制”,强调能够制止政府之专制者,乃是“士族的力量”和“抵抗的精神。”在近年来被“文明虚说所欺,抵抗精神逐渐衰颓”的日本,为了“保存日本国民的抵抗精神”,他唤醒人们注意西乡的行动。这篇文章,在他死后的1902年才发表出来。

33. 187710月,植木枝盛在《海南新志》第8期发表论文。题目《镇定内乱之演讲》。他指出,说西乡“顽固不能容忍开明云云,乃是无稽之谈”。他强调西乡对“表面虚伪之开化及轻率浮薄之社会或许有些不能容忍,但肯定能适应真正的文明”。把西乡引导至叛乱的,是因为没有一个能够诉说不平及不满的议院。“因政府不改专制之结构,不行公议之政体。即令西乡对政事有异议,倘有议院可资论述,则无诉诸武力之理。”

34. 二叶亭四迷1864年出生,西南战争时是个十三岁的少年。内田鲁庵曾有这样一段记述:“我曾听二叶亭自己说过,他‘志愿当一名军人,终生希望当陆军大将,以粗暴胡扯为豪’。”四迷“从孩提时代就有一种思想倾向可以说是具有维新志士气质的倾向---开始萌生。他们认为将来成为日本的深忧大患者,终究是俄罗斯,对这个家伙,今日就必须趁早防御。”

35. 西南战争对资本主义的巨大推动。

36. 1877821日,政府在东京的上野公园举办了第一届国内劝业博览会。

37. 关于国家体制,第一位的问题是辅助已经进入青年期的天皇成为君主。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