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木曜日

韋伯作品集2

經濟與歷史 支配的類型

導言

韋伯的史學

1. 理論性的建構——歷史是最主要的源泉之一。历史的观察被视为一切“人的科学”的基础工作。

2. 《韋伯傳》“法律的歷史發展已比法律的運用更能引起他的興趣”

3. 歷史學着重的是“對特殊的文化意義,行動,結構和人格,作因果分析與解釋”而他自己關心的還是社會學的方向,也就是,一般性原則的建立,以及有關人的社會行動之一般類型概念的建立。

4. 經濟史研究的任務爲何?

A,研究某一時期的經濟功效是如何分配,如何專門化與如何結合。

B,其次,被佔有的功效與機會,是作家計的利用,還是做營利的利用。

C,經濟生活裏,合理性與非合理性之關係。

“整部經濟史無非就是……經濟理性主義的歷史”。

5. 韋伯觀察社會現象的兩個基本點----社會行動與團體。社會行動,會對他人產生影響的行動,換言之,就是必須有能動性的行動。一旦兩個或更多的個人之間產生了交互作用,那麽社會關係即告成立,社會關係的成立意味著“團體”的出現。

6. 以理性主義或理性化的問題作爲整體觀察韋伯立場的重心。

出现在近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基于严密的计算进行合理化,为了追求经济成果而事先小心计划,这点实与那只顾目前不管将来的农夫,专门依赖特权的中古行会工匠,倾向于政治机会与不合理投机的‘冒险资本家’等完全相反。”

7. 馬克思所謂的異化---資本傢必須是埋頭苦幹,清醒的,節儉的,而且平凡的。享受對他來説只是次要的事,是一種服從于生産的休息。同時,享受是精打細算的,從而它本身是一種經濟的享受。

8. “总之,理性的禁欲精神,入世而不x世所特具之系统化的——是冷酷无情,也是宗教性的——功利主义,有助于产生优越的理性资质,以及随之而来的‘职业人’精神”。

9. 韦伯,研究世界诸大宗教时,他也非常着意于此一宗教所寄存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境,从各文化的“固有法则性”来印证近代西方理性主义的特殊意涵。这就使得韦伯的研究经常带有一种“主题性”,“整体史”与“比较研究”的特色,而迥异于许多专业史家所写的通史性著作。

经济与社会

第一篇 概念

第一章,經濟史的概念。

基本概念

1. 經濟的---一種行爲,其目標在於營求所欲的效用,或者獲得處分此种效用的機會。

2. 經濟——處分力之和平的施用。

3. 工廠中的勞動者,純粹只是技術性的勞動工具。

4. 和平性的特徵,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爲事實上的暴力(掠奪,戰爭,革命),雖然也可以是經濟取向的,但必須受其他法則之支配。

5. 任何經濟的背後,必得應用強制才行。

6. 经济行为的手段与目的:经济行为力求:1 将可处分的效用,a,就现在与未来之间(如储蓄)。B 就当前各种可能的使用方法之间,有计划地加以分配(如边际效用的应用)。

经济史的特质

经济史的任务:首先考据各时代之功效分配与功效结合的性质。第一个问题:某一时期的经济功效是如何分配,如果专门化与如何统合

就某种意义和某种限度而言,整部经济史无非是站在计算的基础上,而在今日已达成目标的,经济理性主义的历史。

经济史,特别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并不像唯物史观所想要让人相信的那样,简直就是一般文化的历史。一般文化的历史并非经济史的产物,也不仅仅是其函数;其实经济史只是一种下层结构,倘若不懂经济史,即不可能在任何广大的文化领域的研究上取得成果。

第二章 共同体的经济关系

第一,经济的本质与各种经济团体。

1. 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目的性的行为皆为经济性的,祈求精神幸福并非一经济行为。

2. 区分两种类型的经济行为:A 满足个人任何可理解之需求,从食物一直到宗教启迪。 B 关系到控制及处分稀有财货,以求取利润。

3. 完全不受经济性制约的团体极为罕见。虽然如此,经济影响的程度却大有差异,毕竟,社会行动所受到的经济决定是暧昧不明的。

第二,开放与封闭的经济关系。

1. 常见的一个经济决定因素乃是为生计的竞争——官职,顾客及其他的赚钱机会。

2. 尽管内部竞争持续,共同行动的竞争者如今形成对外的“利益团体”,设立某种具有合理规则的组合的趋势,亦有增长的现象;假如独占利益继续存在,竞争者或他们所能影响的团体,即会借由正式的垄断建立起限制竞争的法律秩序;该利益团体即发展为“法制性特权团体”,而参与者则称为“特权成员”。

支配的類型

第一章,正當性的基礎

一,支配的定義,條件與種類,正當性。

1. 支配,一群人會服從某些特定的命令的可能性。支配或權威,可能會基於非常不同的服從動機,由最單純的習慣性服從,到最純粹理性的利益計算

2. 作爲支配的基礎,單靠習慣,個人利害,純感情或理想等動機來結合仍不夠堅實。除了這些之外,通常還需要另一個因素,正當性的信念。

3. 正當性支配的三個純粹類型。A,理性的基礎法執型支配。B,傳統的基礎傳統型支配。C,卡理斯瑪的基礎。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