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4日月曜日

《中日思维差异》

《中日思维差异》 国立台湾大学日本综合研究中心 编著 304 / TA25

许介鳞 国立台湾大学日本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从亚洲思维的差异探索世界的新构图。 1993年12月。

西方——个人主义发达。西方封建社会——近代解体——个人依契约而结合——个人主义式的对人关系——个人比社会赋予更高的价值。

科技发达——近代文明——生活上的便利——物质文明
技术物质——文明 道德精神——文化。文明的差异,成为衡量文化差异的标准。
伊斯兰教原理主义。——站在伊斯兰教的原点,努力谋求自己文化的复活。

西方社会内部——宗教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反资本主义文化的主张——针对货币经济所带来的人性缺陷和扭曲,企图经由宗教运动或环保的文化运动,设法恢复人性的一连串主张。

美国——实用主义。 人性的空洞化和自我丧失。对西方文明的普遍价值引起反省。

人们常说中国人偏向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态度,而日本人则常隶属于一个集团,其共同体意识比较发达。
孙文——中国人“一盘散沙”
毛泽东——文化大革命,以“思想改造”的方式克服中国人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但结果是悲剧性的失败了。

日本民族——集团意识发达,乐意对集团效忠并服从集团的要求。日本社会的传统美德。“我们”与“他们”之间划上明白的一线。


从经济成长看日本人之思维方式
金森久雄  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会長
中村元 《日本思想史》 东方出版1988年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对现实的认同
1,在现象界中寻找绝对者。
2,现世主义。
3,容纳人性的自然本性。
4,宽容的精神
5,文化的多重性
6,缺乏坦率的批判精神。
二,重视特殊社会关系的倾向。
1,重视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优于个人
3,对一定的社会组织之绝对尊重。
4,尊重家庭道德。
5,重视阶级性的身分关系。
6,国家的优越性。
7,对特定个人的绝对隶属。
8,天皇崇拜。
9,宗派 派阀的闭锁性
10,致力拥护特殊社会关系。
11,强调社会活动惠
12,对道德反省的敏锐性
13,尊从宗教而无自觉性。
三,非合理性的倾向
1,非逻辑性的倾向
2,缺乏逻辑归结的思辨能力
3,有直觉或情绪性的倾向。
4,欠缺构组复杂表达的能力
5,爱好单纯而象征性的表达能力。
6,缺乏有关客观秩序的知识
和辻哲郎
风土。
在日本冻死,饿死的威胁较少。因此不产生彻底否定现世的极端性情感。但面临四季的转移变换,而衍生无常的感受。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