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火曜日

中国佛性论 赖永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4月

   
  

绪论

1. 佛性,梵文Buddhata。亦译为佛界,佛藏,如来界,如来藏。

2. “性者种子因本义”,佛性即众生觉悟之因。中国佛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理解。

3. 印度佛教中,佛性的性,原为“界”字。指佛之体性。佛这一族类称为“佛性”。

4. “五种种性说”,瑜伽行派的重要教义之一,印度佛性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中土却长期不得流行。

5.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自道生首倡,特别是《北本涅磐经》传来之后,佛教界靡然从风。

6. 印度佛教中,小乘佛教原则上不讲佛性。大乘中期,佛性思想才基本孕育完成。佛性思想以大乘经为主。印度诸论师(中观与瑜伽两家)都不甚重视佛性说,均视佛性说为不了义

7. 原则上不讲佛性的小乘佛教在印度佛教中长期拥有强大的势力,但在中土佛教中小乘的影响远不及大乘。

8. 印度佛教界的“大乘非佛说”的思潮,在中土应者寥若晨星。

9. 有中国特色的佛学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主性空之般若学,二是主妙有之涅磐佛性说。性空般若学至晋宋之后日趋衰落。涅磐佛性说自晋宋兴起之后,迅速入主中国佛学界,使中国佛学进入一个以众生悉有佛性的佛性思想为主流的新阶段。

10. 人们常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实际上,禅宗思想几乎整个地是佛性思想。

第一章 印度佛性义略览与中土佛性论概观。

1. 佛教思想到处充满矛盾“随此则反彼,顺彼则逆此”。白居易《与斋法师书》。

2. 佛教本反印度传统神教,后来释迦本身变成了神。原始佛教以人生为着眼点的实践宗教,到了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说空谈物,瑜伽学派专演名相,几乎变成一种玩弄概念游戏的经院哲学。

一,佛性探源与经论略览。

1. 佛性,众生能不能及怎样才能成佛的问题。

2. 释迦时代,释迦亦是比丘之一。“吾在僧数”。死后,“肉身死,法身在”,“法身”说出现。随佛教的不断发展,释迦牟尼开始从一个现实的能人,圣者向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超人过渡。

3. 部派佛教时期,大众部把释迦描绘成至上神,提出佛寿量无边,法身长存的理论。

4. 小乘佛教时期,成佛者仅限于释迦一人,其他人不具佛性,亦不能成佛。理论上说,小乘佛教是主张“无常无我”的,所谓佛性,实际上带有“神我”的色彩。

5. 大乘佛教,不是一开始既有佛性思想。龙树为代表的般若学。其思想以一言蔽之,空。空乃非一无所有之空,而是万物因缘和合而有,故无自性,无自性故“空”,但“空”不碍假有,幻有。

6. 观察诸法是空,乃系浅义,肯定世间诸法即同于寂灭的涅磐,才是深义。所以,色法等一切万法,皆是佛法。空理是指诸法无自性,非是要否定诸法而说空。

7. 佛性思想的孕育完成与明确化,是中期大乘佛教的事。《涅磐经》《胜。。》《如来藏经》。

8. 《大般涅磐经》27卷,“佛性者,有因(十二因缘),有因因(智慧),有果(阿ru多罗三藐三菩提),有果果(无上大般涅磐)。”

9. 中土佛教思想的成熟与系统化,在隋唐之后的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宗派之中。可分天台,华严,禅宗一派(以真常心释佛性),唯一识宗为一派(以无漏种子说佛性)。

10. 佛教学说作为一种宗教学说,从总的说它是以圣言量为最高准则的,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是非标准,所谓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的“四句执”,是佛教学说非无定,常断不执的典型方法。

11. 佛性诸义实际上属“方便”一门。“方便”说,在各论著里,叫做“随机摄化”,“因人说法”或“了不了义”。

12. 法门虽有了义不了义之分,但佛说没有正确错误之分。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诸经论的佛性义均为佛说,而佛说的真理性不容怀疑。

三,中国佛学发展大势与中土佛性思想概观。

1. 佛教两汉传入,与黄老方技,玄学相依附。

2. 南北朝,诸师异说,百家殊唱。

3. 隋唐佛教出现交汇融合,禅宗勃兴,佛学界由博而约,由繁而简的趋势。心的崇拜取代了佛陀的崇拜,最后又流于“棒喝”“机锋”的神秘主义。

4. 两晋之前在中国流行的主要是性空般若学,晋宋之后的中国佛学则是以“妙有”为主的涅磐佛性说,晋宋之后的佛教各宗派更多在以“六经注我”的态度说“己心中所行法门”,使得佛教带有更浓厚的中国色彩。

5. 上乘性空般若之学,下开涅磐佛性思想的关键人物,是晋宋之际的竺道生。受学“鸠摩罗什”,不滞守经文,孤明先发,始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缺乏经证,且悖于先前传译之佛学。一时为僧众非难。

6. 天台,华严,禅宗三派,共同点,均主“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各具特点,天台讲生佛互具,华严主如来性起,禅宗主张心即佛。

7. 天台宗。一切诸法悉具佛性,所谓“一色一道,无非中道”。同时又从诸法互具立场出发,倡性具染净,凡圣一如。于性具见平等,于修造见差别,于性具,凡夫不断性善,诸佛也不断恶,随修造,佛尽善,凡夫则没于恶。

8. 佛教最终目的是成佛。“悟与救”,自立与他力的问题。禅宗以自悟自度为标志。净土宗以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为号召。但后来日趋合流。

9. 合流是中土佛性思想乃至中国佛学的总的发展趋势。----宋明理学。

第二章 法性与真神。

1. 魏晋清谈,不足解人生如寄的悲感。转向重解脱之涅磐佛性说。

2. 涅磐是一种离却生灭,无境可待,无知无觉的超然境界。

第三章 众生有性与一分无性

1. 众生有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分无性,有情众生中,有一类众生定无佛性,永不成佛。天台,华严,禅宗 VS 唯识宗。

2. 《北本涅磐经》,前十卷与后三十卷在阐提成佛说虽无连贯相通处,但之间的矛盾是十分明显的。这说明昙无谶后来到西域去访求而新增加的后三十卷。

3. 一阐提虽断善根,但不断佛性,因为善根有内外常断之分,佛性非内非外,非常非无常,故不断。这个思想是《北本涅磐经》区别于六卷《泥洹(huan)》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4. 《北本涅磐经》中,佛性是超世相,绝言表,非内非外,不落有无之“中道理体”和“第一义空”。

5. 《北本涅磐经》以中道理体,第一义空释佛性,使得整个佛性学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方面,它大大淡化了部派佛教的“补特伽罗”说以及如来藏说的“神我”色彩,另一方面,又沟通与扫相绝言之般若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上,以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之“第一义空”释佛性,完全是般若学有无相即之中道观在涅磐学上的体现。

6. 以“不定”说一阐提。

7. 《北本涅磐经》的后30卷以理性释佛性,即使一阐提断灭诸善,并不妨碍他本来已具有成佛之理性,只是这种理佛性尚未被认识到,因此与佛无缘,如果能具备一定条件,如亲近善知识,读经,听闻佛法等,那么以佛性力因缘故还生善根。这是一个正因,缘因的问题,亦即一阐提不具缘因,但不无正因。因为正因具备,故速者今世可得善根,迟者后世可得善根。

8. 善星比丘,

9. 《北本涅磐经》思想上的矛盾现象也许与该经之翻译过程与杂拼性质有关。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