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月曜日

韦伯作品集 1 学术与政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伯作品集 1 学术与政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M Webber 18641920

序言 苏国勋

1. 由于中国社会学直接舶来于英美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早期,孔德斯宾塞化约论——社会有机体论和图尔干的整体论——功能论几乎脍炙人口,相比之下,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诠释的进路则少为人知。

2. 韦伯自称在国家利益上是“经济的民族主义者”,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自我期许“以政治为志业”。

3. 现时代是一个理智化,理性化和“脱魅”的时代,已没有任何宗教先知立足的余地,作为一个以政治为志业的人,只能依照责任伦理去行动。这意味着一个人要忠实于自己,按照自己既定的价值立场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取向,本着对后果负责的态度 果敢地行动,以履行“天职”的责任心去应承日常生活的当下要求。

4. 帕森思,结构功能学。对韦伯的宣传。

5. 60年代联邦德国兴起的“韦伯复兴”运动,其起因是二战后以美国为楷模发展起来的德国经验主义社会学,与战后陆续从美国返回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所倡导的批评理论发生了严重抵牾,从而导致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关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争论。主要论题社会科学的逻辑问题(卡尔 波普尔VS 阿多诺);社会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帕森思VS 马尔库塞),晚期资本主义问题(达伦道夫和硬依西 VS 阿多诺)——直接或间接都源于对韦伯的理解。

6. 在帕森思的解读中,韦伯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多元发展模式之比较的历史社会学思想,被歪曲地比附成线性发展观之现代化理论的例证或图示。

7. 东亚经济起飞——美国汉学家提出“儒家传统与现代化”,东亚伦理与东亚经济起飞的关系。

8. 历来对韦伯思想的理解大致可分两派。文化论(思想,观念,精神因素对人的行动具有决定作用,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和制度论(制约人的行动背后的制度原因。《经济与社会》)。

《韦伯作品集》 导论

1. 父亲,法律家,政坛人物。自幼认识狄尔泰,莫姆森,施密特等。

2. “在俾斯麦‘权术政治’的时代身为政治家的儿子,少年韦伯认为西塞罗在文学上所受到的普遍推崇,是没有根据的欺人之谈。”“我认为西塞罗根本没有足够的决断与精力,也缺乏技巧,更谈不到有伺机而动的能力。”

3. 我承认一切看法皆可能间接源自书本,因为书本除了就人所无法了解的事物,对人有所启发和指导,还有何用?”

4.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5. “不知道有多少时间,都浪费在驯服能够思想的人,把他们变成机器,对命令的服从像机器一般精确不苟。”

6. “我若不工作到凌晨一点,就不可能算是一个教授”

7. 韦伯在美国的经历,主要焦点放在官僚制度在民主政治中所扮演角色。他发现,除非我们要的是一种“没有领袖的民主”和百议纷纭的混乱状况,近代的“大众民主”不能缺少“机器政治。”所谓的“机器政治”,就是让专业人员,让纪律严明的党组织和它有效率的宣传,来经营政治。这样的民主,也可能导致凯撒式的护民官掌权。

8. 美国工人反对公务员制度改革,理由,他们宁可要一批他们可以赶下台,可以鄙视的腐败的政客,而不愿受一批蔑视他们并且赶不走的专家官吏的治理。

9. 韦伯本人的良知极端地严肃,他常常以宽容的心去原谅别人,但对自己的要求却十分严格。

10. 人不是一本打开的书。

11. 由于坚持精确和持平,他的文章通篇充满了(目的在于补充,说明或限定的)子句与条件,极其学究与艰涩之能事。

12. 无惧无好,在死亡与魔鬼之间勇往前进。

13. 雅士培则把他看做一种新型的人,能够不必诉诸幻觉,便将自身内部极度的紧张以及外在的生活的诸般矛盾,综合在一个统一的状态中,保持精神上的宁静。

14. 惟有先知,艺术家和圣者,能够向公众表露他们的灵魂。在韦伯眼里,现代社会是没有神的(godless),尤其没有先知和圣者的立足之地。

第二章 韦伯的政治关怀

1. 后果来评价政治和宏论,以人的行动产生的所意图的或非在意中的结果,来衡量他们的动机,始终是韦伯政治思考的不变原则。

2. 他很小心地不使自己明确地同意任何特定的政党。他警觉地注意到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过程,汲汲地探索彼此竞争的领导者的可能动机。

3. 韦伯认为,一切“信仰”皆要求“理智上的牺牲”,我们可以说韦伯根本上就无法作这种“牺牲”。他的著作里所呈现的基本思想风格,是西方的实证主义——这是启蒙运动的一项遗产。他的思想的基本意向,并非像兰克学派那样,想精心地建构起一个大的时代表,让每一个时代“都和上帝同时接近”,而是去构造思想的工具,以期产生“后见之明”,协助“先见之明”的产生。“知识乃为了预知,而预知则为了力量”孔德

4. 韦伯埋首于浩瀚的资料堆中,目的不是要对人的历史状况的沉思里,替无依的宗教需求寻得一处静寂无为的避难所,而是要从比较性的探讨中,获得一套规则,以助他在身处的世界中,找出政治上的方向。

第三章

韦伯的学术

1. 韦伯是从经济学进入社会学的。

2. 没有社会学家能够完全不依前人不循旧路,缔造出道地而不移的科学性的社会学。

3. 社会本身,亦具有其历史性的一面,因此没有人能够重新发明或者创造出一个与既存社会没有任何关系的社会来。异化(alienation)这个观念,确实有哲学上的或形而上学的内容——如韦伯所言,这个观念指的是把抽象的理论建构,化为实质的存在(hypostasis)——但是这样做在科学上的意义是相对的,并且只有非常有限的价值。

4. 关于他的思想和他对各种人类活动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他的经济概念中的到一些线索。有三类问题是必须加以考虑。首先,特属于经济本身的问题。,如金融,价格结构,企业经营。第二类问题,关系到经济如何受其他人类活动,如政治,宗教,科技各方面的制约。第三类问题。经济如何反过来制约其他各类活动的问题。例如政策的改革,可能以经济因素作定夺,又如宗教上的制欲精神,也受到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研究其他一切人类活动,而对那些基本上是政治性的现象(支配,权力,政党)或基本上是宗教的现象等等,加以分析。

5. 在韦伯的眼中,就一种科学的角度而言,并没有哪一种活动,归根究底而论是其他活动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他与马克思主义的分野是截然的。化约论这种“归根究底”之论,仍然属于形而上学层次,化分析时用的概念为客观实质的存在,因为它根本 无法得到科学的证明。它毋宁是一种信仰或意识形态。

6. 他对于方法没有什么迷信,因为他认为,所谓好的方法,就是可以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证明为结果丰硕而用起来具效率的方法。因为,没有一种特定的方法,会比其他的方法来得正确,因为方法的选择,是视研究中应用的机会及研究的主题而定的。

7. 社会学家研究的不是无生之物。既然人的活动不会中止,他便不是一种被动的物体。人类的活动产生的社会关系,而人类的活动则受一种不见于自然现象的性质所影响——意义。进行社会性的行动,具有三层意思:第一,进入这种行动,就是进入制度,习俗,规则,法律等性质属于因俗而成习的脉络,参与这些人类为了某些目的而创造的事物,其次,进行这种行动,必须给自己找一个标杆或目的,以证明这项活动的必要及正确。最后,进行这种行动时,我们诉诸某种价值,向往或理想,作为行动的动机。在这三个层次上,意义皆扮演一定的角色。

8. 在社会科学中,意义的问题扮演者主要的角色。自然界中被动的现象,用因果律的说明便可以作妥当的交代。

9. 诠释方法,是阐明一项行动之意义的最佳途径。诠释方法的任务,是填补单纯的因果说明,在处理有关于人类关系的问题时,没有照顾到的地方。

10. 韦伯非常清楚这种诠释方法的弱点,因为它既非演证性的,亦非实验性的,它的证明失之于不确定。

11. 韦伯说,要了解凯撒,并不一定要变成凯撒。就像其他的方法一样,了解与诠释都要合于一般的逻辑运作,而不可以诉之于直接心理经验的主观恣意。然而,了解与诠释的方法,并不需要被它们所处理的对象所局限或牵制住,他们的任务固然是去诠释某个个体或某团体对于一个状况如何以及因何作出了正确的评估,但在这评估不正确时,这两种方法的任务 亦包括了指出其错误。

12. 韦伯强调,说明与了解是兼行采用或同时采用的。诠释性的说明 OR 说明性的诠释。因为运用了解的方法,因果关系方有可能在同时成为意义关系。

13. 韦伯的因果多元论。他的因果多元论,和他的诠释方法适为共济。首先,他注意到在人类的行动里,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为变化的。一个目标,一旦获得实现,可以变成新企图的原因。他反对把因果关系看成充足原因。

14. 韦伯否定流出论的各种理论

15. 在社会科学的领域里,并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社会科学研究的途径不以此为谋,而是注重研究者的评估,或是其资料的好坏。

16. 既然我们承认,一个社会现象的出现,是由好多个因素所造成的,我们便很难评估其中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如何。想要在某一结果与其所有的原因之间,建构起直接,必然,且无可争议的关联,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决之道,是运用资料来显示。

17. “客观的可能性”让我们能在我们所知的范围内,进行尽可能妥当的可能原因推断。

18. 韦伯知识论的要义,用一句话来做总括:“为了透见真实的因果关系,我们建构的非真实的因果关系”。

19. 我们已知的真实,乃是通过概念抽象地重现建构起来的真实

20. 韦伯直言,理想型只是纯粹的思维图像或是一种乌托邦。

21. 只要专家们还拒绝接受严谨概念建构的要求,社会学就没有希望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如何限定儒学呢,阳明学呢?上一篇文章的方法先考证,或者引用前人研究。)我们已经了解到,要建构一个理想型,就必须在真实中选取较有意义的特质,然后将之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思维图像中去。

22. 即使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也可以因为他对法律在原则上的敌视,而使我们洞察到法律未曾被我们注意到——因为太过自明——的某些面,因为这个无政府主义者所参照的是,他的一套价值。(意义?)然而,有一项先决条件是必须遵守的:学者必须清楚指出,决定他的选择的是什么价值,以免他的读者被蒙蔽。即没有普遍的价值体系存在,那么,假如有某作者假定他自己的评断具有普遍的妥当性,他无异是在欺骗。

23. 社会学研究,唯有在参照研究者个人在做研究时所选择的价值时,方具有妥当性。

24. Weber, Wissenschaftblehre

25. 只有西方,发展出了像现代资本主义这种不断成长的经济体制,一种奠基于数学和实验性的科学,以科学为基础的工技,以及像近代国家这样的统一性政治结构,一套具有合理性的法律,音乐的和声和谐奏。

26. 韦伯对西方文明的这些成就,并不表示特别赞赏,因为他了解其中的代价,这个世界被祛除了迷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事实上,我们生活的,是一个理智化了的世界,一心专注于专业化与人为化。我们发现:生命已不再如以往的时代那么具有魅力,鼓荡心灵的诗和宗教上的合一皆是如此。

27.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四个重点:一,关于武力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一个在固定疆域内……(在事实上)肯定了自身对武力之正当使用的垄断权力的人类共同体。二,以正当性为主要的着眼点,对支配现象进行分析。传统型支配,法制型支配与卡利斯玛型的支配。

28. 第三,关于政党的分析。他对精英政党与群众政党的区分。他的一个学生赫尔斯,他发现在民主机器的掩盖下,群众政党会如何地被寡头领导所控制。

29. 第四,发展出一套官僚体制的社会学,而成为所有组织社会学的起点。他对官僚体系会有的过度发展早有警觉,他看出这种行政系统将会支配国家及私有企业,因为它符合了近代的理性化趋势的需要。

30. 韦伯将经济社会学与宗教社会学放在一起讨论。

31. 《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此书结合了他在经济方面,宗教方面与道德方面的社会学分析。韦伯明白,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部分根源于一股内在的经济动力,但是,这样的说明,对社会学来说是不够充分的,因为资本主义并不是一套主动取得势力的崭新而完整的经济体系。它也是野心勃勃的企业家们,一步一步逐渐发展出来的成果。这个新的经济体制的推动者,所具有的新心态,正是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

32. 韦伯的主要论点可以综述如下:初期资本主义的主要人物,大都属于各种清教宗派:根据他们的信仰,他们过着严谨的个人与家庭生活,而不像那些拉丁民族的银行家们,将所有利润都用在节庆,享乐和对艺术的赞助恩护上。其次,商业上的成功,对这些人来说,是一种宗教上被拣选的征兆。既然他们自己无法享用那积累起来的利润,那么,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将之再投资,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对资本主义来说非常重要的是制欲精神在方向上的转移:中古时期只限于修道院中的僧侣们所持的“他世性的”制欲主义,转变为现金的“今世性的”制欲主义,因为那些资本主义的企业家们,在这个社会经济的世界中,过着僧侣般的生活。

33. 韦伯处理社会学的某些基本问题,是为了给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求得最严谨的定义。

34. 虽然合理性在增长,但这世界上仍留存一个无法消除的非理性的基础,并自其中孕育出信仰与信念等永不缩退的力量。

35. 霸道地证明某一价值高于其他价值,乃是不可能的。价值之间无从消解的矛盾冲突,只能以共存,妥协或容忍来处理。人类以政治,宗教或经济等价值为名进行观点上的斗争,在这些观点之间,科学没有能力去做裁决。

36. 强调价值中立。一个科学命题之所以妥当,是因为学术上的理由,而不是因为武力或伦理道德上的正直等外在的因素。学术只有在自己的范围内,才有资格说话,它不能行之于政治,艺术或宗教等评价性的领域中,同理,这些评价性的活动,在学术的领域中,也必须保持缄默。

37. 韦伯拒绝整体论的马克思主义自命科学的论调。

38. 韦伯不相信一个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能够解放人类,因为经济无力解决一切问题,它也像其他的人类活动一样,为其本身的手段所限制。一个完全集体化的经济体制,必有官僚制过度发展的情况,而导向比在市场经济所见更糟的无政府状态。

39. 在韦伯看来,革命常常可以让知识分子感到亢奋。不过,根据一个像消除异化这样含混的概念,就相信人类可以经由革命而有根本的转变,其实就是以理智的方式,坠入大破之后方能大立意识形态的陷阱。但是,韦伯最不以为然的,是某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不宽容,他们深信自己已获知真理,强要那些他们其实在心底深处鄙视的人,接受这真理。

40. 真正说起来,价值中立可说是一种规范学术研究者行为的原则,而非科学本身的一种构成原则。如何社会学家声称最后要指挥那通常是他能力所不及的物理学或生物学,这真会是一个笑话。

41. 价值中立的原则,便具有双重的涵义,它不但要求学者对自己学科本身的界限有所警觉,同时也要注意到学术一般的界限。无所不能者,其实就是一无所能。

学术与政治

导言 价值中立与责任伦理——韦伯论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一,韦伯两篇讲演的性格。

1, 把提供给他的主题,当成原则性的问题来处理,他把他的主题,从某一时性的脉络中移出,而用它们来界定当代的思想局面。他对时事保持距离,借着历史性的比较,使时事显得疏离。

2, 他想指出,决定学术和政治的功能乃是现代最重要的唯一问题。既然近代历史在思想方面最具意义的事件,是世界的除魅,理智化和理性化,关于学术及政治之角色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近代世界的意义这个问题。

3, 科学知识散布了一项信念:在原则上,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支配万物,由而打破了诸般宗教对提供意义这个功能的垄断。学术和政治似乎已取代了宗教的地位。它们是否必须把宗教的特殊功能也接收过来呢?一个已经不见宗教垄断的社会,依然需要意义。已除魅的世界,依然提出意义的问题。让学术和政治这种支配性的力量,来负责解决意志的问题,岂不是最显然的想法。

第一章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1, 问题,学术作为一种物质意义下的职业,具有怎么的面貌?实际问的是,一个决心取在学院里从事学术工作为职业的研究生,居于怎样的处境?

2, 说某某教授是个糟糕的老师,通常无异宣布他学术生命的终结。可他是好老师还是不好的老师,要看学生老爷们上他课的人数多寡而定。

3, 民主,只能在该谈民主的场合推行。至于学术训练,是精神贵族的事。

4, 你真的相信,你能够年复一年看着平庸之辈一个接一个爬到你的前面,而既不怨怼亦无创痛么?我发现只有少数人能够忍受这种情形,而不觉得这对他们的内在生命是一种伤害。

5, 学术的专业化。学问进入一个空前专业化的时代。个人惟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化,才能在学术研究的世界里,获得那种确实感到达成某种真正完美成果的意识。

6, 我们知道,我们至多只能提供专家一些有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从专业角度不容易想到的。我们知道,不可避免地,我们自己的工作离完美之境太远。

7, 因为凡是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从事的事,就人作为人来说,都是不值得的事。

8, 对学术成果有决定性作用的“灵感”来说,热情乃是先决条件。

9, 商人或工业巨子如果没有“做生意的想象力”,亦即没有灵感,没有直觉,其一生,他还是做一个本本分分的职员或事务员比较稳当。

10, 灵感在学术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它在艺术领域的重要性。

11, 人格与个人体验。个人体验构成人格,并成为个人本质的一部分。于是人们使尽解数,努力去“体验生活”。

12, 在学问领域里,惟有那纯粹向具体工作献身的人,才有“人格”。

13, 伟大的艺术家,没有一个不是把全部心力放在工作上,工作就是他的一切。

14, 在学术圈内,当一个人把他应该献身的志业当作是一项表演事业,并以经理人身份自居;当他出现在舞台上,竭力以“个人体验”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当他自问:我如何证明我不只是“专家”而已,我又如何在形式与内容上发前人未发之言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把他当作是一个有“人格”的人。

15, 学术工作的意义。学术工作和一个“进步”的过程不可分离。

16, 理智化的主要意义。学术的进步,是人类理智化过程的一个部分,并且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17, 今天在座的每一个人,对于自身的生存状况,都比一个美洲印第安人知道的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18, 理智化与合理化的增加,并不意味人对他的生存状况有更多一般性的了解。

19, 学问的价值。柏拉图,洞穴。把洞穴中的囚犯引向光明。

20, 现在年轻人的想法恰好与此相反。在他们眼里,学问所作的思想建构,乃是一个由人为的抽离所构成的渺冥世界。这些人为的抽离,伸出瘦骨嶙峋的双手,试图抓住现实生命的元漓之气,却总是惘然。

21, 达文西,“学术为通往自然之路”。现在年轻人的论调刚好与此相反,我们要从学术的理智主义中解放出来,以回复人的自然本性,由此回归大自然。学术是通往艺术的道路?算了,这句话连批评都可以免了。

22, 《以赛亚书》558节“我的思念不是你们的思念,你们的道路也不是我的道路。”

23, 非理性的领域,乃是理智主义唯一尚未触及的领域。

24, 取这种途径以求摆脱理智主义,最后得到的结果,很可能与当初心目中的目标背道而驰,最后还有人要以一种天真的乐观,歌颂科学,也就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支配生活的技术,是幸福之路,经过尼采对那些“发现了幸福”的终极的人,加以毁灭性的批判。

25, 学问的价值,作为学术工作的预设。“通往真实存在之路,真实艺术之路,真实自然之路,真实上帝之路,真实幸福之路”种种古老幻像均被扫空了。

26, 托尔斯泰曾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答案,学问没有意义,因为对于我们所关心的唯一重要问题 ,“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该如何生活?”它没有提出答案。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尚待讨论的问题在于,在什么意义下,学问“没有”答案。以及对一个问题问得正确的人,学问能否提供一些帮助。

27, 所有自然科学提供的答案,都是回答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希望在技术层面支配生活,我们应该怎么做。

28, 历史性文化学科教我们如何从其起源的条件上,了解政治,艺术,文学与社会等方面的文化现象。但是它们本身,对于这些文化现象在过去或在今天有无存在的价值,并没有答案,它们也不会告诉我们,是不是值得费功夫去认识这些文化现象。

29, 真正的教师会主义,不要再讲台上,把某一种立场灌输给学生,无论其方式为明讲或暗示。因为以“让事实自己说话”的方式,把政治立场灌输给学生,是最欺骗性的做法。

30, 一件事物,非但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皆无碍于其为真,并且正式因为其为不美,不神圣,不善,所以才为真,这实在是一项日常的智能。

31, 多神才是日常生活的现实。

32, 教师对学生“生命”所能提供的帮助。首先,学问让我们得到关于技术的知识,好让我们通过计算,支配我们的生活,支配外在事物以及人的行为。其次,学问能够给我们一些卖菜妇绝对没法给的东西:思想的方法,思考的工具和训练。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