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日日曜日

爱德华 w 萨义德 《东方学》,三联书店。

1978年出版。
一,
1,他们无法表达自己,他们必须被别人表达。--卡尔 马克思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2,东方几乎是被欧洲人凭空创造出来的地方。罗曼司,异国情调,美丽的风景,难忘的回忆。
3,这一切(指现在的中东的痛苦),对这位法国记者而言似乎都无关紧要。他最关心的不是东方的现实,而是欧洲对东方极其当代命运的表达。
4,对于欧洲文明,东方学--东方是欧洲最深奥最常出现的他者形象之一。
5,与学术含义相关的是--东方学是一种思维方式。the orient VS the occident。
6,东方学的含义,一直摇摆于其学术含义与上述或多或少出自想象的含义二者之间。
7,第三个含义,从历史和物质的角度进行界定。从18世纪晚期开始,东方学,作为一种话语,将东方学视为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Foucault-《知识考古学》,《规约与惩罚》的方法。
8,在后启蒙时期,欧洲文化正是通过这一学科以政治的,社会学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科学的以及想象的方式来处理--甚至创造--东方的。
9,东方学主要是英国和法国的文化事业。

二,
1,我的出发点乃是下面这样一种假设:东方并非一种自然的存在。它不仅仅存在于自然之中,正如西方也并不尽尽存在于自然之中一样。我们必须对维柯(新科学的作者)的精彩观点--人的历史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他所知的是他已做的--进行认真的思考,并且将其扩展到地理的领域:作为一个地理的和文化的--更不用说历史的--实体,“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因此⋯⋯东方和西方,这两个地理实体实际上是相互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反映对方的。
2,迪斯累里《坦克雷德》,说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
3,我研究东方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考察东方学和东方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是为了考虑东方学的内在一致性以及它对东方德看法(比如说东方乃一种谋生之道),不管其与“真正”的东方之间有无对应关系。
4,西方与东方之间存在这一种权利关系,支配关系,霸权关系。帕尼卡尔(K M Panikkar)《亚洲与西方霸制》。
5,是福楼拜与埃及妓女德艳遇导致了有关东方女性的具有深远影响德模式的产生⋯⋯它很好地体现了东西方之间力量关系的模式,体现了在这种力量关系模式影响下产生的论说东方的话语模式。
6,将东方学视为欧洲与大西洋诸国在与东方的关系中所处强势地位的符号。
7,东方学不是欧洲对东方的纯粹虚构或奇想,而是一套被人创造出来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蕴含着几个世代沉积下来的物质层面的内含。这一物质层面的积淀使作为与东方有关的知识体系的东方学成为一种得到普遍接受的过滤框架,东方即通过此框架进入西方的意识之中,正如同样的物质积淀源自东方学的观念不断扩散到一般的文化之中并且不断从中生成新的观念一样。
8,我的两个担忧,一是扭曲,一是不准确。⋯⋯⋯⋯试图对自己置身其中的当代现实的三个主要方面加以描述。
A,纯粹知识与政治知识的区分。“真正”的知识本质上是非政治性的(反之,具有明显政治内含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一为人们广泛认同的观点忽视了知识产生时所具有的有着严密秩序的政治情境。⋯⋯葛兰西意义上的政治会社已经侵入了像学院这样的民众社会的领域,并且是其与政治发生直接的牵连。
B,方法论问题。将庞杂的资料删削到可以处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此庞杂的文本集合勾勒出某种学术的次序,而不只是机械地按年代顺序排列。⋯⋯我此处研究权威的主要方法论工具可以称为策略性定位,一种根据其所写的与东方有关的作品来描述作者在文本中的位置的方法,以及策略性建构,一种分析文本与文本群,文本类型在自身内部以及在更大的文化语境中聚集,凝结和获取现实指涉力的方式二者之间关系的方法。

一个文化体系的文化话语和文化交流通常并不包含“真理”,而只是对它的一种表达。
语言本身是一高度系统化的编码体系,拥有许多用以表达,显现,交流信息和进行表述的手段。
就书面语言而言,不存在直接的在场,只存在间接的在场或表述。
C,个人的层面。葛兰西《狱中笔记》,“批判性反思的出发点是认识你到底是谁,认识到认识你自己也是一种历史过程的产物,它在你身上留下无数的痕迹,但你却理不清它的头绪。”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