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金曜日

弁名,道。

辨名 上

1,“自生民以来,有物有名。”--这是徂徕论述的起点。但是,这究竟是怎么一个状态,没有交代清楚。自然状态之中生民一存在,物与名即存吗?
2,常人,为有形的物体命名,对于无形的物体,则无法命名,这项工作由圣人来承担。无形的物体=道,德,仁,智,圣,礼等。
3,一物纰漏,民有不得其所者--慎重。
孔子正名正物--70弟子之间存混乱,但可相互参照--马融郑玄,不可互相参照--名与物舛,不可辨识。言随世道变化而变。韩愈主张复古文而乱文(在徂徕的古文辞立场来看,其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文章更加混乱。)程朱主张理学而乱道。“辄以圣人之道为己任。”--but,今言,今文不同于古言,古文。以自己的意义去理解,几乎不可能不错。
徂徕大概认为,古先圣王之道为100,孔子得90(85?),七十子得80(75?),程朱得50(40,30,20??)
4,想要认识古先圣王之道,只有直接进入六经。渡边老师所谓的“时光机器”。识物,识名,求圣人之道。

道12则

第一则
1,道者统名也。以有所由言之。道なる者は統名なり。由る所あるを以てこれを言う。不明白。
2,夫道也者,自圣人之时,既已有所由焉。至于尧舜而后道立焉。历殷周而后益备焉。是更数千年数十圣人。尽其心力智巧以成之。(圣人制作说。道是圣人制作的产物,那么圣人为何?生而知之的存在,神的存在?如何确认圣人?
3,孔子的地位。徂徕认为,孔子是一个枢纽。
4,徂徕关于人性的认识。
A,批评宋儒,性善论(because 误读)--子思,圣人人性之自然道。岂谓人率己性则自然有道乎。孟子谓仁义之根于性耳。善亦大概言之。岂谓人人不殊圣人乎。

徂徕认为,圣人在考虑人性的基础上,建立(制作)道。而不是说,人人率己性而为既为道。
古圣人: 人性+X+X+〜〜--立道
孟子:性中有仁义,但性不等于仁义。徂徕说“善亦大概言之。岂谓人人不殊圣人乎。”似乎,徂徕以是否仁义,是否善来区分圣人与常人。

5,道--难言,难知。不可言,不可知。不然孔子早就讲明白乐。
问题:如此的话,那么HOW守道呢?--先王立言与事,即诗书礼乐。
6,对仁斋的批评:仁斋认为道=一阴一阳而所以往来。徂徕,这是易道不足尽先王之道。(徂徕对先王之道的完全信任,源于夏商周三代的长寿。)
7,对孔安国赞许。解论语曰:道谓礼乐也(岂后世所能及哉?--道的内容,包括,诗书礼乐(四术)+六艺,在外的存在)。解孝经曰:道者扶持万物。使其各终其性命者也。(犹为不失古意。--道的功效
(板东前辈的解释:人人能够在共同体之中,调和地发挥各自的个性,从而达成自我实现。这必须在圣人的概念体系(名教~~道)之中才可能实现。名与道的关系,是板东前辈的把握问题方式吧,探讨徂徕的古文辞学与安天下之道,圣人之道之间的关系。)

8,先王立道的目的--安天下(可见先王之德,之仁。)立道的可能--人皆有相爱相养相辅相成之心。运用之才。(徂徕的立足点,怎么那么像性善论??被限制的性善论。)先王不要求人人为圣人。

第二则
道的定立与随时更新。

第三则~第十二则

1,天道与地道的不可知。“皆因有圣人之道,借以言之耳。”天道,地道通过圣人之道表达出来??
2,小人之道,戎狄之道--成俗--似一道
3,无道=先王之道全无。有道=不必全有。先王之道,在外。
4,有德不等于有道。
5,诗书礼乐为术。
6,达道,证实了先王之道的普遍性:贵贱智愚贤不肖,可皆由之。后儒以孝化约道,谬误。

一、『訳文筌蹄』江戸中期の語学書。初編六巻六冊、後編三巻三冊。荻生徂徠著。初編正徳四~五年(一七一四~一五)、後編寛政八年(一七九六)刊。漢文の実詞・虚詞を列挙し、その語義、用法の差異を解説したもの。用例を付す。伊藤東涯の「用字格」「操觚字訣」とともに近世の字書として屈指の業績の一つ。後編は、竹里散人が荻生徂徠の口述を書きとどめて増補したもの。収録字数一六七五字。
  『訳文筌蹄』題言:聖人のいない時代、地域には、これらの概念(道、徳、仁、智など)とそれを指示する概念語とは存在しなかった。
二、訳文筌蹄题言十则。此书与辨名几乎同时成书,因而可推测思想的相近。

古言,古文 --修辞与达意一致,有含蓄,有余味,是简而文的。--时而过多修饰,时而过于简略,容易误解。正因为其复杂看起来没有秩序,才是道之所托
VS
今言,今文 --只重视达意,也就是义趣的传达,是冗且俚的--单纯明了,不容易误解。简单明了反而不一定正确。

三 ,道与人的关系。

人对道,因道的不可知而无法占据优势。而道对人占据主动优势??(不一定吧)先王之道为术,“术者,谓由此以行。自然不觉其至也。如民可使由之。有此意。”教与被教者之间的关系,被教者对教者抱有“信”。教者,陶化,教化被教者。


问题。
1,徂徕学之中,自然占据什么样的地位。自然与道的关系。自然与人,物,与无形之物的关系。自然如何迈入文化,文化如何在自然之中出现。关于这些徂徕的见解。
2,徂徕对人性的认识。(朱子,人性=善。马克思,人性=欲望--近代合理主义。徂徕,人性=??)
3,徂徕对中国的理解,基本上代表了日本学者对中国的理解。吉川幸次郎。

好难,好难。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